
打蛇要打七寸 牵牛要牵牛鼻子
——制造业强市三年攻坚突破行动系列评论之一
■ 本报评论员
打蛇要打七寸,牵牛要牵牛鼻子,这样才能四两拨千斤,落一子而全盘活,牵一发而动全身。武术中的点穴功何以了得,就是点在了要害处。“打七寸”“牵牛鼻子”“点穴位”,这是正确的做事方法。
以实施制造业强市三年攻坚突破行动为抓手,坚定不移推进制造业强市战略,就是抓住了聊城经济社会发展的“牛鼻子”。当前,无论是稳住经济运行,还是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无论是践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走在前、开新局”的要求,还是奋力推进“六个新聊城”建设,都需要紧紧抓住制造业强市这个“牛鼻子”。
制造业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是实体经济的基础、地方经济发展的“定盘星”。地方经济强不强,很大程度上看制造业这个“脊梁”硬不硬。
我市是制造业大市,通过实施“八大行动计划”,推进“六个一批工程”,落实四大保障,着力壮大产业规模,持续提升制造业现代化水平,迈出了由“大”到“强”的新步伐。去年,全市规模以上制造业实现营业收入4206亿元,增长25.7%;实现利润201.1亿元,增长59.6%;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2.9%,占GDP比重同比提高1.69个百分点。
与自己比,这一成绩是亮眼的,放眼全国全省,对标先进地区,我们还存在不小的差距,还要继续向前迈进,让制造业强市的成色更足、基础更牢、含金量更高。在经济下行压力下,我们面对的困难更大,堵点、痛点、难点更多,按部就班、四平八稳是不行的,必须精锐尽出、攻坚突破。困难是前进路上的拦路虎,喊是喊不走的,怕也没用,只有斗才能斗走它。我们要正视困难,更要坚定信心,要有不计得失的执拗,不问收获的付出,要拿出蚂蚁搬山的劲头来,不弃微末、不舍寸功,入山问樵、入水问渔,下先手棋、打主动仗,踏平坎坷成大道,斗罢艰险又出发。
全局上谋势,关键处落子。既有“世界观”,又有“方法论”,既立足当下,又着眼未来,制造业强市三年攻坚突破行动,正得其势,正逢其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