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构筑防灾减灾“智慧堤坝”
本报讯 (记者 王培源) 视频监控、五横六纵、河湖问题、险工清单、水闸清单……6月16日,记者在聊城水工程调度指挥中心看到,我市聚焦防汛信息化、数字化建设,聚力打造“聊城·数字水利一张图”,全面整合基础地图、雨水工情、防洪工程、河湖问题、视频监控等资源信息,实现了科学防汛、智慧防汛。
“通过打造‘聊城·数字水利一张图’,我们构建了‘监控+平台+共享’防控体系,实现了全市‘五横六纵’水网体系及水闸、险工、控导等防洪工程全天候、动态化监管,为聊城市防汛筑起一道强有力的‘智慧防线’。”市水利局水旱灾害防御科工作人员王丽娟说。
气象部门预测,今年夏季黄河流域中下游、海河流域山东段降水明显偏多,防汛形势严峻复杂。我市各级各部门未雨绸缪、提前行动,扎实做好防汛备汛各项工作,实行联合值班值守,强化预警、预报、预演、预案“四预”措施,开展防汛演练,有效提升防汛应急实战能力。
“报告阳谷分中心,我是陈守泰,现在陶城铺东闸巡查现场报告,巡查中发现陶城铺东闸出现闸门漏水险情。”“请利用智慧山东黄河防汛平台自动生成抢险方案,组织现场专家对方案进行审核。”……这是6月10日,聊城黄河河务局在阳谷县参加山东黄河河务局2022年防御大洪水实战综合演练时的场景。
这次演练检验了由聊城黄河专业机动抢险队、民兵抢险队、企业抢险队和社会抢险救援力量构成的“1+N抢险救援体系”,实现了专业队伍与社会力量的联动互补,组成了抗击洪水的坚实力量。
夜间巡堤查险、转运备防石、大型机械抢险抛石时缺少亮化设备,会造成基层职工夜间巡查危险性高、巡查效率低、微小险情不易发现以及工程险情抢护过程中大型机械不易施工等问题。对此,聊城黄河河务局在堤防工程、险工控导工程、涵闸工程重点部位选定281处安装应急强光照明灯,以达到防汛应急智能照明全覆盖。本次建成的防汛应急智能照明系统具有灯光亮度高、亮化面积大、低碳环保、控制便捷、适合户外恶劣环境使用等优质特性,单点光照面积实测可达传统强光手电的10倍以上,能够有效改善防汛工作的应急照明条件。
“我们大力推进智慧黄河建设,防汛应急智能照明全覆盖工程项目建设全部完工,率先在全河实现了视频监控、无人机、视频会商和堤顶亮化全覆盖。”聊城黄河河务局工作人员刘滨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