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o

建设生态良好的美丽新聊城

——访市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王凯

■ 本报记者 朱海波

本报通讯员 王传涛

“生态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相辅相成、不可偏废。全市生态环境系统抢抓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机遇,以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为总抓手,聚焦重点区域、重点领域、关键指标,持之以恒,久久为功,以高水平保护助力高质量发展,建设生态良好的美丽新聊城。”6月17日,市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王凯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部署开展大气环境质量大改善攻坚行动,强化臭氧与颗粒物协同治理,深化区域流域联防联控,确保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向好。以工业源、移动源、扬尘源等领域为重点,实施深度污染减排工程。在416家加油站倡导实施错峰加油优惠政策,减少油气挥发影响。推动餐饮服务单位监管,确保油烟达标排放。推动清洁取暖应改尽改,最大限度实现散煤清零。1—5月,我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为108天,同比增加15天。推动市政雨污合流管网动态清零,对新发现的“返黑返臭”水体重新纳入整治清单,限期完成治理。按照准Ⅳ类排放标准,对污水处理设施进行提标改造,提高建制镇污水处理设施监管水平。强化涉水企业监管,确保稳定达标排放。开展汛前水质超标隐患清理整治,实施农村生活污水和黑臭水体治理,减轻面源污染影响。1—5月,国控考核断面优良水体比例达到80%,优于目标40个百分点。

筑牢生态环境安全底线。聚焦废弃危险化学品、饮用水水源地、重点环保设施等领域企业,开展拉网式排查。畅通信访渠道,将涉环保领域31项破坏环境行为全部纳入举报重奖范围,及时解决群众合理诉求,打好污染防治人民战争。对固体废物违法堆放、贮存、倾倒和填埋点位进行起底式排查。强化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报告质量管理和评审调查过程监管,严厉打击弄虚作假等行为。做好医疗废物、医疗废水监管,确保100%收集处理。压实责任,织密网格,强化巡查,坚决杜绝出现秸秆焚烧现象。组建领导小组,加快“无废城市”创建。明确目标、时限、措施,加快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步伐,举一反三,确保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到位。

增强服务经济发展能力。将“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从源头管控规范各类开发行为环境准入。抓实新一轮“四减四增”行动,牵引经济社会发展绿色转型。实施要素跟着项目走,统筹保障省市重点项目建设。常态化实施“散乱污”企业清零,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推行非现场执法和“双随机、一公开”执法,出台生态环境行政处罚17项“免罚清单”、6项“轻罚清单”和“惠企十条”,最大限度惠民助企。从治理主体、治理手段和治理能力三方面着手,建立健全稳定的环境治理资金投入机制,鼓励社会资本进入环境治理领域,争取更多政策、资金落户聊城,为环境治理提供有力保障。

“全市生态环境系统将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关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部署要求,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齐心协力开创全市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新局面。”王凯说。

2022-06-21 ——访市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王凯 1 1 聊城日报 content_13832.html 1 建设生态良好的美丽新聊城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