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o

麦飘香 粮满仓 人欢畅

——东阿“三夏”生产见闻

■ 本报记者 王军豪

本报通讯员 侯昌明 王丹丹

伴随着小麦收获接近尾声,增产的好消息从东阿不断传来。6月21日,东阿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副主任黄绪甲介绍,今年,全县50.16万亩小麦克服不利影响,预计平均单产547.9公斤,比去年增加4.5公斤左右,总产达27.48万吨。

6月13日,牛角店镇大黄村小麦种植户李方成的济麦55示范田里,经过山东省种子管理总站、泰安市农科院、聊城市农科院等单位农技专家实收测产,亩产达805.87公斤。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东阿县多措并举“端稳饭碗”,着力打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组合拳,加大农业新技术、新品种推广力度,持续强化农业科技支撑,全面落实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实际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农机购置补贴、农业保险等各项惠农政策,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此外,通过强化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结合,扎实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东阿县基本形成了“渠相通、路相连,河不足、井来补,旱能浇、涝能排”的农田生产体系布局,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进一步提升。

针对去年秋汛对小麦生长的影响,东阿县开展了“夺夏粮丰收百日攻坚行动”“科技壮苗”等农技下乡活动,组织农技专家深入田间地头,面对面、手把手向农民讲解小麦田间管理技术,落实镇压提墒、科学肥水、中耕划锄、“一喷三防”及后期病虫害综合防控,确保种植户做到科学管理,力保弱苗转壮。线上培训500余人次,线下指导3500余人次,举办培训班37期,发放明白纸6.4万余份……为夺取小麦丰收提供了技术保障。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是全力抓好粮食生产和重要农产品供给的有效途径,也是实施大豆和油料产能提升工程的重要举措。在夏收夏种关键时期,东阿县抢抓农时,组织技术人员和种植大户赴肥城市、德州市学习“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并坚持示范先行,依托种粮大户、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建设一批示范点和示范片,让群众学有榜样。

“有国家的好政策,我要把1000多亩地全部种上大豆、玉米。‘玉米不减产、大豆额外赚’,这话没错。”在东阿县青源家庭农场粮食种植基地,看着来回穿梭播种玉米、大豆的农机,农场负责人张青信心满满。

在张青的带动下,东阿县掀起了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的热潮。这让以种植大豆、销售豆种、加工豆制品为主的齐盛粮食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刘宝忙得不可开交。

“群众的积极性很高,光从我这里就买了供1万亩地使用的‘齐黄34’豆种,这个品种产量高、底荚高、不炸荚,适合规模化、带状复合种植。”刘宝喜滋滋地说,“大豆种出来后,销售也没问题,卖给我就行。我现在注册了‘齐黄’系列豆制品品牌,规模化生产老豆腐、黑豆皮、养生豆腐、麻辣鲜香豆干等十余种豆制品,产品供不应求。”通过示范带动和政策鼓励,东阿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面积达到1万亩,玉米种植面积完成50万亩。

夏粮收获时节,东阿县统筹抓好政策性收购和市场化收购,拓宽农民售粮渠道,深化金融与粮企合作,保障粮食收购资金充足。该县积极开展储备粮安全监督检查,推广应用现代化绿色仓储科技,全面提升物资保障能力,确保地方储备粮油安全到位,同时加大宣传推介力度,推动东阿粮油产品质量升级、品牌升级,打造叫得响的东阿好粮油。

2022-06-24 ——东阿“三夏”生产见闻 1 1 聊城日报 content_14085.html 1 麦飘香 粮满仓 人欢畅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