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区街道有支“红小哥”团队

■ 本报记者 苑莘

本报通讯员 陈静

“我们平时都是在路上跑,送完餐很晚了,哪有能让我们坐下吃饭的地方啊。现在好了,我们有了自己的家,驿站有微波炉,送完餐我把路上买的饭加热一下,还能喝上热水……”7月4日,在东昌府区新区街道王卷帽社区的“骑士驿站”,美团外卖小哥刘强说。

这是新区街道打造的2个“骑士驿站”中的一处,可向“小哥”提供免费茶水、餐食加热、避暑躲雨、书籍阅读等服务,实现“冷可取暖、热可纳凉、渴能喝水、累能歇脚”。“我们感受到了党组织的温暖,也决心将这份温暖传递下去。”刘强说,他和“骑士驿站”的几位常客,已成为新区街道“红小哥”团队成员。

该街道先是在辖区范围内开展专题调研,实施“组织找党员、党员找组织、党员找党员”活动,全面排查辖区快递员、外卖员等群体党员从业人员,摸清底数、掌握实情,成立新区街道新就业群体党支部。街道还委派党建指导员充实新业态党建工作力量,及时发掘新业态群体中爱岗敬业、热心助人、见义勇为的优秀成员,并培养发展为党员,壮大“红小哥”队伍。

新区街道由社区网格员与“小哥”结成对子,广泛收集他们在就业、幼儿托育、日常生活方面的诉求。根据收集到的诉求,该街道依托社区、红旗驿站平台打造2个“骑士驿站”,有效解决了快递小哥、外卖骑手等新就业群体无休息场所等基础问题。

有了党组织和贴心的服务,“红小哥”团队成员逐渐增多,并成为新区街道疫情防控“宣传员”、文明城市“引导员”、社会治理“观察员”。“小哥”平日穿梭于城市的大街小巷,流动快、路线熟,街道新就业群体党支部牵头,开展了“亮身份 当先锋”系列活动,充分发挥“小哥”中党员的示范引领作用,传播社会正能量。“党支部号召大家争当志愿者,虽然我们几个还不是党员,但都参与了。送餐之余,遇到安全隐患问题、不文明行为等,我都随手拍一下,发给网格员。”刘强介绍,他们所在的“红小哥”队伍已经有十余人。

参与随手拍等志愿服务,“小哥”们还能得到奖励。新区街道将他们参与志愿服务、上报问题清单等纳入积分管理。积分可兑换生活用品、日常服务,形成了“小服务兑积分 实现基层大治理”的循环。根据积分情况,街道还定期开展“先锋小哥”“最美骑手”等评比活动,让“小哥”成为基层治理的流动“哨兵”,推动新就业群体从社会治理“旁观者”向“参与者”转变。

2022-07-06 1 1 聊城日报 content_14741.html 1 新区街道有支“红小哥”团队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