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肖家庄镇“桃产业”富了乡村
本报讯 (通讯员 吴新宇 路滨) 7月的茌平区肖家庄镇圆铃大枣生态园内,桃林已经褪去花衣,纷纷挂上硕果,桃子簇拥在一起,果实饱满,空气中弥漫着清甜的果香。桃农们喜上眉梢,忙着采摘、分拣、装箱……
“姐姐,咱今天出货大约多少公斤?”“今天出货约6000公斤,是昨天提前预订的,一大早5点,工人就开始来采摘了。”
李亚英是园丰家庭农场负责人,她的果园占地100多亩,种植了4000余棵蜜桃树。从种植到结果,她都会邀请农技专家进行专业技术指导,种出的桃子无公害且营养价值高,色、香、甜俱全,被认定为绿色食品A级,深受各地游客和客户们的喜爱。
李亚英说:“我们种植的蜜桃,现在亩产约2500公斤,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销售,线上以微商、电商为主,线下主要向周边县(市、区)定点销售,年销售总额在200万元左右。”
桃产业的发展不仅让当地桃农喜笑颜开,也解决了一批留守妇女和留守老人的就业问题。每到用工季,农场桃园一天可吸纳劳动力100—200人。附近群众可就近务工,每人每小时收入可达10元左右,桃子成为老百姓增收和乡村振兴的致富果、希望果。
“肖家庄镇以壮大特色产业、培育产业集群、推动农产品提质增效为重点,积极发展桃、苹果、葡萄等产业,创新探索‘特色农业+乡村旅游’的乡村振兴模式,打造优质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实现全镇农业农村跨越式发展。”肖家庄镇人大主席侯守玮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