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白理事会引领移风易俗新风尚

■ 本报记者 赵宗锋

“婚车控制在6辆以内;提倡喜宴每桌标准不超过300元;不可索要天价彩礼,提倡将彩礼转换为给孩子的创业基金……”7月14日上午,在高新区顾官屯镇宫庄村,村妇联主席姜立新拿出红白理事会章程,一条条指给记者看。

在宫庄村,通过红白理事会破旧立新、移风易俗,倡树文明新风已有多年。在去年新修订的红白理事会章程里,对每项条款进行细化,逐步落实。700多人的村子,家家户户签订移风易俗承诺书。

“红白事改革,给我们带来实实在在的实惠。省心省力省钱,都是看得见的。”村民张延明说。

红事简约办,白事不攀比。在宫庄村,谁家有事,红白理事会成员第一时间上门,依照章程展开帮办服务。

“根据红白理事会章程,白事所有来宾一律大锅菜‘一碗端’,禁上烟酒。红白理事会指定帮忙人员,一般就是五六个人。除直系亲属,一律不‘扯白’,所用小棺材,更是明确标准,一场白事下来,主家花费一般不超过3000元。”宫庄村党支部书记李国庆说,按照章程,白事不超过3天,疫情防控形势严峻的时候,更是实行当天火化当天下葬。

在村里制定的移风易俗倡议书里,明确向广大党员发出倡议,倡导党员以身作则,带头抵制红白事大操大办等不良风气,自觉做移风易俗、勤俭节约的表率。

“与其在白事上大操大办,不如在老人生前多尽一份孝心。”李国庆说,村里从1999年开始,就在重阳节当天为70岁以上的老人发放过节礼品;从2011年开始,村里65岁以上的老人,每个月可以领到2.5公斤鸡蛋。“东西虽然不多,但我们就是要以此引导村民,从自身做起,孝老爱亲、崇德向善。”李国庆说。

2022-07-18 1 1 聊城日报 content_15363.html 1 红白理事会引领移风易俗新风尚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