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o

爱“问事儿”的姥姥

■ 五月桐

我的姥姥离世已经将近两年了,我却仍然不时想起她。

1987年,我出生在鲁西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从孩提时代起,我和姐姐就经常一起走着去姥姥家“串门”。

姥姥家距我家大概有3公里。那时候,农村地区到处都是土路,沥青路还很少。家里虽有几辆自行车,但是我们更喜欢走着去,似乎这样更有乐趣。特别是夏天的时候,我们走在乡间小道上,路旁是两排白杨树,上面趴着很多个头儿较小的知了。我张开手慢慢靠近它们,然后猛地一叩,知了便被捉住了。然后,我拿起它的一扇翅膀,另外一扇翅膀便“哗啦啦”扇动起来,一股凉风迎面而来,很是惬意。当然,这些知了最后都被放生了。

记忆里的夏天,几乎每次走到姥姥家,都能看到她在大门旁边那棵梧桐树下乘凉。见到我和姐姐,她总是会欣喜地喊道,“妮儿,小儿,恁咋走着来啦,快进屋。”走到院里,姥爷这时候也闻声出门相迎,我和姐姐一边叽叽喳喳讲述着路上的趣事,一边随姥姥、姥爷进了屋。

姥姥的房屋是过去鲁西南农村常见的“金镶玉”,住起来冬暖夏凉,就算是酷暑,一台小风扇就足以让人感到清凉。我和姐姐尚未坐好,姥姥就去院子里的手拉井那儿洗西瓜去了。洗好后,她切下西瓜的小尾巴,擦一擦刀,然后给我和姐姐切瓜吃。“吃吧,前两天刚换的,一斤二两麦子换一斤西瓜,还挺甜嘞。”我和姐姐赶紧各自拿起一块瓜往嘴里送——啊!真甜!

等到我和姐姐吃得差不多了,姥姥就开始“问事儿”了,她问得很细,就像搜集“情报”一样。“小儿,恁娘她在家忙啥嘞?她咋没跟恁一块来呢?”“妮儿,恁爸还在北京打工吧,这几天给家里打电话喽不?”“家里的猪卖了没?现在多沉啦?”

“情报”收集得差不多了以后,她又问我:“小儿,恁拿来的这鸡蛋是家里的啥鸡下的呀?”彼时年幼的我不知道怎么作答,想起家里大公鸡不久前刚啄了我的额头,就随口说了句:是家里的大公鸡下的。姥姥听了,就咯咯地笑了起来……

工作后,每次去看望姥姥,她都会拉着我的手,像从前一样“问事儿”:在哪里工作?平时忙不忙?谈对象了没有?在家待几天?那时候,她的眼睛已经有些花了,但是一听到有人喊姥姥,她就知道是我来了,说:“俺小儿来了,快过来坐。”

结婚后,因为各种原因,去姥姥家的次数越来越少了。她身体也越发不如以前,到后来,就只能常年卧床了。好在姥爷把她照顾得非常好,我们倒也没有太挂心。

2020年国庆节,我和妻子去看望姥姥,此时躺在床上的她已经瘦得厉害,并且呼吸急促。在一旁坐着的舅舅叹了口气,轻声对我说,“华儿,你姥姥‘倒气’嘞,该走了。”看到我坐到身边后,姥姥的眼神似乎有了亮光,我便摇床让姥姥坐了起来。“姥姥,我是华儿,我来看你来了。”姥姥便一直盯着我看,嘴巴张得很大,似乎想说什么,又无法言语。我转过身,眼泪夺眶而出。

当天晚上,还没吃完晚饭,舅舅就给母亲打来电话:二妹,咱娘走了。

那一刻,我知道,那些和姥姥有关的、充满着爱和欣喜的闪亮的夏日,那个爱“问事儿”的姥姥,真的再也回不来了。姥姥,我想您……

2022-07-21 1 1 聊城日报 content_15567.html 1 爱“问事儿”的姥姥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