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水交融 情深似海
——新时代聊城市双拥工作纪实
■ 本报记者 曹天伟
聊城,是革命老区、兵员大市。从革命战争年代起,拥军优属的“红色情结”就牢牢植根在这片大地上。
步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市建设的新时期,聊城军地各级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双拥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聚焦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奋力推动双拥工作持续走在前列,为建设“六个新聊城”凝聚军政军民团结的强大合力。
如今,这片热土上处处涌动着军爱民、民拥军的热流,谱写了一曲曲新时代军民鱼水情深的华美乐章。
“把‘退役军人之家’建设得更加温暖温馨”
“要全力以赴解决广大退役军人的急难愁盼和合理诉求,把各级‘退役军人之家’建设得更加温暖温馨……”7月27日,在光岳宾馆一间会议室里,市委书记李长萍的一席话,让在场的退役军人代表心里暖意融融。
当天下午,李长萍一行到聊城军分区走访慰问部队官兵,并主持召开全市退役军人代表座谈会,向广大现役军人、退役军人送上节日的问候。而连日来,全市市县党政领导遍访驻聊各部队,参观以聊城地名命名的聊城舰,市县两级共走访现役军人5300多人,发放慰问金84万元。
发展不忘拥军,平时不忘战时。近几年,市委、市政府把双拥工作作为事关全局的政治任务,健全完善双拥领导机构和退役军人工作机构,市县两级党委退役军人事务工作领导小组、退役军人事务局及“两中心两站”全面建立。拿出“真金白银”支持部队备战打仗,今年市财政拨付专项资金230万元,用于改建聊城军分区机关3栋公寓楼及部分营房建设;为71901部队协调30亩土地,作为部队直升机野外训练临时起降点;截至目前,聊城军用饮食供应站圆满完成军供保障任务11批次1153人。
“顶层设计”,擘画出宏阔蓝图。“细节处理”,则催生出一个个最美故事。
临清市松林镇西丁村的张梦真在某边防部队服役。虽然张梦真已在临清市区买了房,但因为儿子户口不在临清市,办理入学手续时遇到了难题。在了解到上述情况后,临清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多次与该市教育和体育局、人武部沟通,为张梦真的孩子入学开辟“绿色通道”,顺利进入临清市实验小学就读。
立足于解决好官兵的后路、后院、后代“三后”问题,聊城各级创新思路、精准发力,切实做好复转军人安置、随军家属就业、子女入托入学等工作,努力为官兵解除后顾之忧。
在移交安置方面,2019年到2021年,全市累计接收安置退役军人1774人,其中转业军官210人。今年,共接收军转干部档案17份、政府安排工作退役士兵档案422份。
在就业创业方面,深入开展退役军人“稳就业”“保就业”行动,先后举办15场线上线下退役军人专场招聘活动;对601名退役军人开展职业技能提升培训。截至目前,全市累计发放退役军人创业贷款2.02亿元。
在家属安置方面,按照“人岗相适”的原则,今年拿出8个岗位用于专项招聘随军未就业家属。
在子女教育方面,坚持拿出最好的资源满足驻聊部队官兵子女入学入托问题,今年预计协调解决军人子女入学130多人。
用心打造立体化拥军矩阵
最近,山东省“十佳兵妈妈”詹春芳又有了一份新工作:在聊城“兵妈妈”拥军工作室坐班,为更多军嫂、“兵妈妈”们答疑释惑、纾难解困。
父亲是建设新疆的第一批军垦战士之一,丈夫为救战友落下终身残疾。特殊的家庭,让詹春芳对军营有着深厚的感情。多年来,她不离不弃照顾丈夫,又把儿子送到部队,用大爱诠释了一名军属的家国情怀。对这次到聊城“兵妈妈”拥军工作室义务坐班,她坦言:“政府和社会给了我们军人家庭无微不至的关照,作为一名‘兵妈妈’,我也要为大家做点实事。”
军爱民,民拥军,军民鱼水情更深。无数个“詹春芳”的坚守,带动我市社会各界踊跃加入拥军队伍,开展形式多样的拥军优属活动,形成了政府主导、社会支持、全民参与的立体化拥军矩阵。
敲锣打鼓送喜报、披红戴花迎退伍、优先优待一卡通……聊城对军人的关心关照,体现在一个个细节当中。每当军人在部队立功,地方政府都组织隆重热烈的仪式,把喜报送到立功军人家中。军人退役返乡时,军地多部门联合开展“归雁”系列活动,为他们举办一次欢迎会、进行一次安置政策解读、开展一次红色教育。军人退役后,领取退役军人优待证,可以享受免费乘公交、免费游览公办景区等优惠。
在政府引领下,拥军优属在全市上下蔚然成风。我市打造“互联网+拥军店企”线上拥军服务新模式,开发推广“易拥军”微信小程序,吸引近3000家拥军店企入驻,为军人军属及退役军人提供优质优先优惠服务。成立全市首批“军人驿站”,现役、退役军人凭有效证件入住可享受不同程度的打折优惠。
行走在聊城的街头巷尾、公园绿地,一处处充满浓郁拥军色彩的宣传展板、文化雕塑不时映入人们的眼帘。我市按照双拥宣传教育和文化休闲生活相结合的要求,重点打造一批双拥文化主题公园、广场、路街,真正将“红色基因”植入城市文化,营造了浓厚的双拥文化氛围。
在火热实践中永葆忠诚本色
7月6日,聊城启明小学大礼堂里掌声雷动,全国模范军转干部、中国十大杰出检察官白云,聊城市特战救援队总队长秦一杰先后登台,用一个个感人的故事,为孩子们上了一堂特殊的“红色党课”。
当天,聊城市“倾听红色故事 照亮成长之路”主题宣讲暨“薪火相传 红满校园”活动在启明小学正式启动。“两位老师的宣讲十分生动,激励我们继承革命先辈光荣传统,把红色精神一直传承下去。”孩子们稚嫩的脸庞上,洋溢着自信与坚定。
革命传统要从娃娃抓起。我市充分发挥老兵的榜样力量和示范作用,全面推动红色故事和军旅文化进校园、进课堂,帮助孩子们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在一次次红色宣讲中、一节节红色课堂上,“兵教员”成为红色文化的“宣传队”“播种机”。
“部队是座大熔炉,进来一身铁,出去满身钢。”多年来,我市广大退役军人“离军不离党、退伍不褪色”,主动投身聊城发展大局,在经济社会各领域大显身手、大展作为,在火热的实践中永葆忠诚本色、续写军旅荣光。东阿黄河河务局水政监察大队中队长张道强把“办公室”搬到黄河大堤上,坚持不懈开展黄河保护宣传,被评为2021年度“全国十大法治人物”“齐鲁最美退役军人”;阳谷县张秋镇小闫楼村党支部书记孙德行带领112户群众种植2200多亩生态韭菜,让群众的腰包鼓起来;山东博特轴承有限公司董事长杨庆生带领企业打造“专精特新”品牌,公司连续三年在薄壁特种轴承领域市场占有率全国第一,并吸纳40多名贫困群众、18名退役军人就业……志愿服务是退役军人发挥作用最广泛的载体。
当前,我市退役军人志愿服务组织达到272个,退役军人志愿者达到1.4万人。特别是在疫情防控最吃紧的阶段,以退役军人为主体的蓝天救援队、特战救援队开展公益消杀、参与执勤值守,为战胜疫情作出了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