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降赤眼蜂 围歼鳞翅虫
■ 文/图 本报记者 孙克锋
本报通讯员 张振祥
8月9日下午,东昌府区道口铺街道代屯村,淡墨色天空下,乌云随风不断变换着身姿,笼罩着一望无垠的玉米田,勾勒出一幅田野风光图。
一架无人机腾空而起,呼啸着盘旋于千亩玉米地上空,投下一颗颗乒乓球大小的银灰色“弹丸”。一个写有“无人机释放赤眼蜂防控玉米鳞翅目害虫”字样的条幅挂在玉米地旁。
“弹丸”其实是放蜂球,10个小孔环绕一侧,内装2000个生物防治领域的“尖兵”——赤眼蜂卵。经过12小时至36个小时,蜂卵会羽化为赤眼蜂,围歼玉米螟、棉铃虫等鳞翅目害虫。
“玉米生长中后期容易滋生鳞翅目害虫,因秸秆太高太密,人工打药比较困难,无人机飞防的穿透性又难以保证效果,赤眼蜂为主的生物防控技术恰恰解决了上述难题。”山东省农科院植物保护总站生防站站长孙作文说起生防技术如数家珍,“赤眼蜂将卵产在鳞翅目害虫的卵内,新孵化的赤眼蜂取食寄主卵液,最终杀死寄主卵,达到控制害虫的目的。”
无人机放蜂治虫,在整个玉米生长期可放蜂2至3次,每次每亩投放4个蜂球,每个蜂球含赤眼蜂不少于2000头,每亩合计释放赤眼蜂不少于20000头,防控效果非常好。
“如果放蜂球落到地里,小孔一侧陷入泥土中,里面的赤眼蜂飞不出来怎么办?放蜂球是否会对土地造成污染?”东昌府区副区长胡瑞恒学农出身,还有丰富的基层工作经历,他在现场提出疑问。
“我们的放蜂球是专利产品,可降解、防雨、防潮湿、防其他生物咬食,而且从空中落下后有孔的一侧永远是朝上的。”山东瑞达生态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谢春春说话间拿出一个放蜂球,抛向空中,落地后果然小孔朝上。
谢春春进一步解释,他们制定了放蜂治虫整体方案,并结合无人机作业方式,通过足量投放天敌赤眼蜂防控鳞翅目害虫,可最大限度保证在玉米短暂的螟卵防治期蜂卵相遇,高效完成大面积统防统治。
说话间,代屯村村民王丽红等4人从远处走来,她们谈笑风生,一脸轻松惬意:“今年的玉米长势比往年都好,只是有些病虫害,我们正在犯愁怎么办,没想到政府给送来生物防治服务,太好了!”
她们不知道的是,不只是代屯村,当日“绿色防控助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专项行动”在全省沿黄9市12县(区)同步启动,开展无人机释放赤眼蜂防控玉米鳞翅目害虫工作,在力保秋粮丰产丰收的前提下努力保护黄河流域生态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