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地“联姻” 双向赋能
——东昌府区深化校地合作工作纪实
■ 本报记者 王培源
8月12日一大早,聊城天香酿造有限公司董事长米加峰就来到公司,拿出一瓶刚刚生产出的原浆醋和技术人员一起端详,“要想提高产品工艺,下一步还是要和聊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专家们搞好合作,不断提升生产工艺,推出新产品”。
原来,就在今年6月,聊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聊城天香酿造有限公司健康食品研究中心在聊城天香酿造有限公司揭牌成立,而这也是东昌府区深化校地合作的一个缩影。
东昌府区高度重视与聊城大学等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深入贯彻落实《聊城市人民政府·聊城大学城校融合发展框架协议书》,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科技成果落地转化,激发东昌府区振兴发展内生动力。
产学研深度融合
新能源汽车产业,是东昌府区的特色优势产业,如今这个产业有了产学研的加持。
7月21日,东昌府区人民政府与聊城大学举行共建新能源汽车工程研究院签约仪式,双方将合作共建新能源汽车工程研究院,助力全区产业高质量发展。
聊城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王昭风表示:“聊城大学与东昌府区人民政府共建新能源汽车工程研究院,这是校地双方面向未来、共谋发展、合作共赢的一项战略举措。”
东昌府区委副书记、区长江绍华表示:“东昌府区全力加强与聊城大学的合作交流,积极促成区内企业与聊城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农学院、化学化工学院等学院,在产学研联合攻关、科技成果转化、优势领域深入对接等方面开展了深入务实的校地合作。”
东昌府区持续拓展产学研的广度和深度,打造人才生态链,助推产学研融合,指导辖区重点企业紧盯行业前沿技术及自身短板弱项,邀请高等院校专家进行把脉会诊、分类指导,先后与山东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6所院校建立校地合作关系,组织高校专家团队到11家区属重点企业走访调研,梳理解决“卡脖子”难题13项。
在共建合作平台方面,东昌府区围绕轴承保持器、新能源汽车、高精管材等特色产业,组织辖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对接高校院所,建立市级以上工程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企业研发机构等平台36家。
携手人才促发展
校地合作,归根结底是人才的合作。今年6月2日,聊城大学选派优秀教师到嘉明经济开发区挂职仪式举行,为嘉明经济开发区对接聊城大学各学院进行人才引进、校企对接、产学研合作等提供了平台支撑。
“当前,全区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产业转型升级尤其需要大学的参与,此次聊城大学选派三名优秀教师到嘉明经济开发区挂职,标志着校企双方交流达到一个新的高度,为双方合作搭建了一个更为宽广的平台,给青年学生提供了新的创业平台与孵化器,能够直接将聊城大学的人才和智慧赋能于企业,将进一步推动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东昌府区委副书记谢炜表示。
聊城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赵长林表示:“挂职教师将认真研究和对接国家、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重大战略,为园区发展提供科学先进、具体可行的发展规划、政策咨询及具体合作项目设计。”
校企合作赢未来
说起校企合作,往往是高大上的产业项目,很少有人能想到一瓶醋竟然开启了校企合作的新未来。
聊城天香酿造有限公司,原名聊城酱菜厂,始建于1956年,前身是明代万历年间著名的聊城福民醋店和福民酱园,现已发展成为集研发、生产、营销和观光、旅游、购物于一体的专业性综合性新型调味品企业,同时也为聊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大学生们提供了一个就业实践的新平台。
“随着聊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聊城天香酿造有限公司健康食品研究中心的成立,双方将加强合作,开发新的产品。我们坚信,以校企合作为契机,以实践教育基地和研究中心的建立为切入点,构筑校企联营的合作平台,必将为企业进一步做大做强带来新的活力、新的理念,也必将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米加峰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