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浸式演出落地 文化“两创”生根
■ 本报记者 赵琦
本报通讯员 田利芳
“演杂技的大哥哥来了,晚了就演完了!”8月18日,中华水上古城里,一个稚气未脱的小男孩拉着爸爸的手,边跑边说。
从6月20日开始,每晚7点在光岳楼东门广场,由聊城市文化和旅游局主办的“炫技光岳 清凉一夏”活动如期举行,截至目前已完成杂技演出近60场,累计观众1万余人次。
“以前看杂技都是在电视上,专门去剧院里看又不方便。现在好了,演出送到了家门口。”“这么近距离看杂技还是头一回,比通过电视看感觉更精彩,咱们聊城这些杂技演员真不简单!”……《顶技》《飞叉》《太空漫步》等节目精彩纷呈,赢得观众阵阵喝彩。
消夏活动搭建起了群众与聊城文物文化知识的桥梁,为市民纳凉消暑带来了一丝文化气息。主持人手拿光岳楼造型的文创雪糕,向大家讲述雪糕上“光岳楼”牌匾的由来,现场观众跟随主持人的讲解,细听聊城历史典故和文物知识,感知这座城市深厚的文化底蕴。
近年来,聊城市文旅部门在文旅融合、文化创意产品研发推广、优秀传统文化“两创”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一方面,通过编排高质量剧目、高水平展览,把观众引进文博场馆来;另一方面,主动“走出去”,把文化活动送到群众家门口。除了“清凉一夏”活动外,为了满足广大藏友的鉴定需求,在5月18日国际博物馆日,我市举办了“大运甄宝——公益鉴宝活动”,并精心策划“我眼中的大运河”主题研学活动,为全市中小学生打造“行走的课堂”。
聊城市文旅部门将继续聚焦文化遗产展示,努力改变文博场馆“开门等观众”的传统模式,增加场馆的通俗性、趣味性和观赏性;继续探索推广“文博场馆+文艺展演”常态化演出模式,探索推出更多更具创意的沉浸式展演活动,增加文博场馆的流量和人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