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秀生的新“战场”
■ 本报记者 侯莎莎
本报通讯员 高蕾
“多亏了党的好政策!让我在乡退役军人服务站工作,有了更明亮的环境和更好的条件,可以更好地为群众服务,我还能再干30年!”8月17日,在茌平区杨官屯乡小范庄村,接过乡镇干部送来的慰问品——米和油后,退役军人刘秀生激动地说。
刘秀生今年56岁,目前在茌平区杨官屯乡退役军人服务站工作。“我入伍5年,获得4次嘉奖。”每每提起入伍经历,刘秀生总会提高嗓门,挺起胸脯,眼中充满自豪。“1988年,我在部队立了三等功,这是我一辈子的荣光。”看着自己珍藏的立功奖状,刘秀生依然豪情满怀。
是退役军人,更是共产党员。刘秀生退役后,将党员关系转回家乡小范庄村。小范庄村曾是省定贫困村,在省派第一书记和杨官屯乡党委政府的帮扶指导下,2020年底全面脱贫。
“这是我包的胡同!”刘秀生指着长长的胡同说,“为了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振兴,乡里安排俺们党员包胡同,路面硬化了,环境也好了,这条胡同的方砖上有俺老刘的汗水,俺家还评上‘美丽庭院’了呢!”
今年以来,为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杨官屯乡深入推进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组建14支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伍,发动党员群众5000余人次,清理坑塘50个、沟渠4000余条,清理建筑垃圾等100余吨。该乡环境卫生面貌明显提升,人居环境整洁有序。
“我的儿子2018年也入伍了,是空军!女婿也有15年的军龄!我虽然年纪大了上不了战场,但村里不也是服务群众的‘战场’吗?只要党和人民需要,我随时都能战斗!”刘秀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