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废弃坑塘变鱼满仓

■ 本报通讯员 吴赛

本报记者 夏旭光

“我们利用闲置坑塘推行的坑塘改造项目分两期进行,计划一期投放鱼苗5000余尾,一茬可以长到5斤,收入可以达到15万元;种植莲藕亩产3500斤,一茬收入可达1.4万元。一期投产见效后,再实施二期建设,实现闲置坑塘全利用,对坑边道路进行硬化,修建小桥,打造集垂钓、观光、休闲、娱乐、餐饮于一体的‘农家乐’模式,预计收入翻两番,可解决100余名劳动力就业。”8月22日,临清市戴湾镇晁寨网格党支部书记程刚亭指着晁寨村的一片闲置坑塘,踌躇满志地说。

晁寨村一直是集体经济“空壳村”,每年还需要拿出资金和精力去清理村内的6个闲置坑塘,不但清理效果差、浪费人力财力,还让村内资金更加捉襟见肘,无法更好地为民办实事。

2021年,新一届晁寨网格党支部积极寻求转变,以党建引领乡村高质量发展,创新“党建引领+产业振兴”工作模式,加强资源整合利用,将坑塘、宅基等闲散资源,由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实行集约化、规模化经营,增强村集体“造血”功能。

针对村内面积达53亩的6处闲置坑塘,晁寨网格党支部成立丰悦农产品种植销售合作社,对村西南3处鱼塘进行统一规划,以合作社出资和集体坑塘土地的方式入股,进行淡水养殖,利用坑塘增收致富。

为了更好地发展坑塘经济,晁寨网格党支部依托临清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实施的“双长制”,设立“片长”,负责该区域水产等特色产业相关手续申报、与审批部门对接、证照到期提醒等工作,为乡村特色产业提供精准服务。“片长”针对办理水域滩涂养殖证的问题与临清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对接后,临清市行政审批服务局主动靠上服务,为合作社免费提供申请材料帮办,提前进行鱼塘现场勘测,明确鱼塘四至范围,现场进行水域滩涂养殖证的办理,破解了合作社的难题。

“如今,我们正与山东金明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洽谈合作,希望能更好地推动村集体经济发展。”程刚亭笑着说。

2022-08-30 1 1 聊城日报 content_17698.html 1 让废弃坑塘变鱼满仓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