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在当下 流向未来
——大运河文物资源活化利用的“聊城实践”
■ 杨燕
聊城是运河沿线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拥有丰富的文物资源。近年来,聊城创新思路,多措并举,加强了境内各级各类运河文物的保护力度。
与此同时,随着社会发展,如何做好新时代大运河保护利用工作,让运河文物“活”起来?面对这一“时代之问”,聊城文旅部门深入挖掘运河文化内涵,以文旅重点项目支撑、带动、发展运河旅游产业,不断探索保护和利用运河文物资源的新思路、新模式、新平台、新业态,为新时代聊城文化创新发展注入了新动能。
健全制度、修缮修复、文旅带动
保护运河文物聊城在行动
要保护,先发现。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市文物部门就对运河聊城段开展了考古工作,获得了一系列重要发现:在聊城主城区、临清城区段、阳谷阿城至张秋段运河疏浚和整治工程中,陆续发现了元代沉船、碑刻、镇水兽、绞关石、瓷器、钱币等遗存。考古工作的开展,让这些沉睡多年的运河文物得以重见天日、涅槃重生。
2011年,聊城市政府公布了《大运河遗产聊城段保护规划(2010—2030)》。2016年至今编制完成了《京杭运河聊城段旅游发展及水生态体系规划》《京杭运河聊城段旅游产业综合开发区域控制性详细规划》等,为运河文物保护建章立制。对于运河不可移动文物,聊城实施了规划编制、文物修缮、环境整治等一系列工程,比如对光岳楼、山陕会馆等30余座古建筑的修缮保护等。对于可移动文物,实施了馆藏文物预防性保护、陶瓷器文物保护修复、文物数字化保护、革命文物保护修复、丝织品修复等。
保护利用运河文物,离不开文旅带动。2019年以来,聊城实施了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临清)建设、景阳冈酒文化观光园等文旅项目建设,大力推进了临清钞关片区环境整治改造、临清段运河河道清淤及沿岸景观提升、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阳谷)文旅融合综合开发、隆兴寺铁塔周边环境整治等工程项目,效果显著。此外,依托丰厚的运河文物资源,聊城以运河为纽带,串起了以山陕会馆、舍利塔、鳌头矶、运河钞关、中国运河文化博物馆为主的运河文化风情体验游线路。
走出去,才能更具影响力。2021年以来,聊城市文旅部门积极承办“千年运河齐鲁华章”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文旅融合集中宣传;推出惠民旅游巴士,游运河、逛聊城;推出“我家门前有条河”文化推广品牌,举办24节气展演、短视频大赛等,还积极参与央视“好客山东”品牌联合推介。通过媒体和公众教育等多种途径,提升运河城市的影响力。
对接新技术、发展新产业、利用新平台
让运河文物“活”起来
近年来,我市通过利用文物建筑格局,打造公共服务、产业服务、展示活动空间,实现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让文物建筑来到寻常百姓身边。比如,利用临清钞关、鳌头矶、海源阁、道署西街老粮库、张秋山陕会馆、隆兴寺铁塔等建筑开办博物馆、展览馆、文化站、图书室;引入文创,逐步形成文化产业园或创意产业园、艺术园区等产业集群,进一步提高对文物资源的利用……此外,围绕古遗址,通过打造生态农业、特色产品,建设文化旅游景区、文化公园、考古遗址公园等,结合AR、VR、裸眼3D等现代技术,让观众沉浸式体验,让运河遗址真正融入人们的现实生活。
对名城、名镇、主要历史街区等分类实施保护,聊城下足“微改造”的“绣花”功夫,精心修复历史文化街区,实现历史文化名城的可持续发展。比如,东昌府区对米市街、大小礼拜寺街区进行基础设施改造和沿街路面整治,对文物建筑及周边环境修缮改造,对街区入口场地等进行环境提升,为居民与游客提供了文化休闲活动空间。同时,以保护古村落的整体风貌为前提,注重改善人居环境,通过发展产业园和特色旅游等,防止新农村建设破坏古村落文化。
目前,全市建设运河特色文博场馆46处,从城乡全域视角丰富了运河地域文化,推动运河文化传播。作为文物收藏、展示的重要平台,它们在普及宣传运河文化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怎样让这些具有鲜明“运河”印记的特色博物馆更好地走向城市农村、走近普通群众?对此,聊城文旅部门创新举措,给出了满意答案。以聊城中国运河文化博物馆为例,2009年5月1日免费开放以来,已接待观众近1000万人次,年均举办各类展览18个、开展教育活动12次。此外,通过开展“乡村记忆工程”,培育了一批富有运河文化特色的非遗展览馆、乡村博物馆、名人纪念馆、村史展览馆,利用运河沿岸历史建筑改造提升,收藏、保护和展示了一批反映运河农耕文明、文化传承、生产生活习俗、社会变迁的物证,保护传承了大运河优秀传统文化。
近年来,聊城的运河特色博物馆不断丰富馆藏,利用网站、手机App、微信公众号等多种渠道,集中展示馆藏文物精品,讲述“聊城故事”“运河故事”。积极研发带有运河特色的博物馆文创产品,探索馆藏文物活化利用新路子。统筹博物馆教育资源,努力打造聊城博物馆“运河文化”教育新品牌。
〔本文为2022年聊城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点课题“大运河(聊城段)文物资源的活化利用研究”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