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头娃会“魔法”
■ 本报通讯员 商贺 汤雁南
8月30日晚8时,夜幕降临,华灯初上。走进阳谷县红星广场夜市,喧嚣的叫卖声中,弥漫着浓浓的烟火气息。在广场南侧一个摊位前,20岁的郭广月正忙着向顾客介绍他的产品——石膏娃娃。
“最近,画玲娜贝儿的特别多,画玩具熊的不多了。在摆摊的时候我会仔细了解客户的需求,哪个石膏娃娃画的人比较多,我就多做一些,销量少的石膏娃娃就不再做了。每当看到顾客把纯白的石膏娃娃涂上颜色,我就特别开心。”说起制作“石膏娃娃”,郭广月的脸上笑开了花。
人称石头娃的郭广月,是阳谷县侨润街道老唐村人。患有先天性小儿麻痹症的他,从上小学起,就需要家长每天陪读,一直到初中毕业。虽然身体残疾,但是郭广月没有自暴自弃。初中毕业后,他卖过爆米花,在售楼处做过推销员,不断尝试各种工作,自食其力。
2021年国庆节,郭广月在广场上摆摊卖爆米花的时候,发现画石膏娃娃的摊位,吸引了许多孩子。看到这个商机后,郭广月回到家立刻上网查询制作过程,并买来几个模具,试着做起石膏娃娃,很快他就掌握了正确配比和脱模时间。“虽然石膏是一种凝固的魔法,但石膏娃娃的制作工艺学起来真不难。”有了经验,郭广月说干就干,每天白天制作石膏娃娃,晚上到广场摆摊。
老唐村党支部书记周广起得知郭广月在摆摊售卖石膏娃娃后,主动帮他联系红星广场的摊位。看到他的生意红红火火,周广起打心眼儿里高兴。周广起还给郭广月联系了电商培训班。在周广起的帮助下,郭广月开始通过网络直播,向外地批发石膏娃娃。
“尽管批发的利润比零售要低很多,一个娃娃赚不到几块钱,但是我感到特别开心、充实。”经过一年的打拼,仅制作石膏娃娃一项,郭广月的年收入就达到了3万元。
郭广月的日子过得红红火火,也激发了村里其他脱贫户致富的内生动力。在郭广月的带动下,村里12名脱贫户都忙活起来了。“有的申请了村里的环保公益岗,每天扛着扫帚积极工作;有的在驾校旁边摆起了小吃摊。”周广起介绍,“村民都说,俺村的这些脱贫户和原来不一样了”。
“光脱贫不行,还得致富。我计划在做好石膏娃娃的基础上增加数字油画、水精灵等DIY手工项目,再找两个合作伙伴一起干,让跟我一样身体残疾的人能自食其力,从心理上站起来。”谈及未来,郭广月信心十足。在他身后,一排排石膏娃娃排列整齐,在歌声中看向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