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6版:专题
标题导航
放大+  缩小-   默认o

小善渐而大德生

——聊城市慈善总会工作纪实

市民政局、市慈善总会向养老机构发放老年人安全科普画册

市慈善总会参与东西部扶贫协助,关爱留守儿童

市慈善总会救助的老年白内障患者康复出院

市慈善总会开展"炎夏送清凉·慈善沁人心"关爱帮扶活动

编者按

慈善是道德的积累。树立慈善意识、参与慈善活动、发展慈善事业,是一种具有广泛群众性的道德实践。在生生不息的历史长河中,慈善不仅是一种救人于贫困危难的仁义之举,更是一种贯穿于民族人心的仁德文化。

近年来,聊城市慈善总会聚焦阶段重点任务,从精准扶贫、决战脱贫攻坚到疫情防控、乡村振兴,既彰显了慈善事业的新要求新变化,也体现了慈善事业对于党和国家民生事业的重要补充;突出人文关怀,既追求精神理论层面的真善美,也追求现实中创建美好生活的新目标。

携手做慈善的本质是全民慈善。今年9月5日是我国第七个“中华慈善日”,主题为“携手做慈善,传播真善美”,本报详细回顾和解读了市慈善总会近年来的工作,希望能够传播真善美,引导大家用慈善理念来爱人、爱物、爱社会,用慈善行为来求真、向善、寻美,形成人人崇善、人人行善、人人向善的良好氛围。

■ 文/夏旭光 图/葛风广

爱心犹如黑夜明灯,虽无霓虹绚丽,却能指引方向、照亮未来。

聊城,是一座充满激情、充满爱心的城市,是一座极具人文关怀与人间大爱的城市。近年来,聊城市慈善总会全面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紧紧围绕全市发展大局,大力拓宽募捐渠道,积极开展救助活动,宣传慈善传统文化,发展慈善事业。

从此,爱的演绎与善的传递从未止步,爱的付出与心的感动交相辉映;从此,慈善精神在延伸,慈善队伍在壮大,慈善事业在发展,一幅幅感人画卷,一篇篇动人华章让今日的水城善舟荡漾。

从此,温暖、感动便一路随行!

鸾翔凤集

海纳百川水为源

“多亏了党的政策好,多亏了咱慈善总会的关爱,要不我以后的日子可难过了!”家住阳谷县西湖镇王董村的张先月老人,今年81岁,白内障给他的生活造成极大的困难。今年,他作为“慈善光明行 爱心献社会”活动的首批受益者,经过手术,他重获光明,露出了幸福的笑容,对今后的生活又充满了信心。

爱之花开放的地方,生命便能欣欣向荣。

募集慈善资金是开展慈善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市慈善总会是发展社会公益事业的重要力量,更是爱心人士奉献爱心、展现个人风采的有效平台。五年来,市慈善总会牢记“依靠社会办慈善、办好慈善为社会”的初心,始终把资金募集作为工作重点,以扶贫济困为己任,有序组织开展慈善捐赠活动,不断创新思路、创新形式、创新方法,最大限度拓展慈善资源,并建立长效制度,汇聚社会爱心,壮大慈善实力,让更多的困难群众感受社会的关怀、人间的温暖。

“慈心一日捐”是广大干部职工参与慈善活动的主要渠道。市慈善总会每年认真做好“慈心一日捐”活动筹备工作,细化工作方案。在活动开展过程中,市慈善总会积极做好多种形式的宣传,广泛接收慈善资金,取得了显著成绩。五年来,市慈善总会共接收慈善捐款8336.24万元。

市慈善总会将慈善扶贫作为重中之重,汇聚企业力量助力精准扶贫。脱贫攻坚期间,市慈善总会以项目为依托,引导爱心企业和企业家参与扶贫,设立13支“专项扶贫基金”,共接受基金捐赠998.28万元,全部用于慈善扶贫项目。

涓涓细流,汇流成海。慈善是缓解干渴的雨露,是滋润心田的泉流,是带来慰藉的星光。市慈善总会依法加强慈善款物的管理和使用,切实把善款用在最恰当的时机、最需要的人群、最急需的地方,让爱心落到实处。

2020年初,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市慈善总会不等不靠,率先发出关于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捐赠倡议,公布咨询电话和捐赠账户,并进行广泛宣传,迅速掀起了慈善捐赠热潮。活动期间,全市慈善总会系统累计接收资金4727.21万元。按照省、市疫情防控指挥部要求,捐赠资金全部用于疫情防控,其中汇交省慈善总会用于支援湖北资金共4677.36万元。

2018年的“温比亚”台风、2019年的“利奇马”台风都造成省内多地受灾,市、县慈善总会积极行动,联合开展赈灾捐助活动,募集资金27.38万元,支援灾区重建……

数字的背后写满了爱心。从企业家到普通工人,从银发老者到小学生,大家都伸出友谊之手,把爱献给了那些需要救助的人们。他们用行动诠释了慈善是义举、济困是美德。

点滴汇聚,他们犹如一滴滴清水,却足以折射太阳的光辉。点一盏灯,把温暖传给每个人,伸出援手不求回报也快乐;打开心门,给人以真爱和关怀,人生才会拥有得更加完整……如今的聊城,到处充满着乐善好施的高尚义举,到处弘扬着扶危济困的传统美德,到处传颂着福有攸归的动人故事。

扶危济困

化作春泥更护花

交运集团困难职工子女欣茹(化名)在市慈善总会多年来的资助下,不但考入中国海洋大学顺利完成学业,还考上研究生,立志投身海洋强省建设;同样得到市慈善总会资助的文丽(化名),考入山东农业大学,她计划毕业后投身家乡建设,在乡村振兴的舞台上展示自我、贡献力量……

慈善救助是慈善工作的最终目的。

为了让更多弱势群体乐享社会发展成果,让困难群众感受温暖、重获希望,与时代同行,市慈善总会本着“党和政府最关心、社会各界最关注、困难群众最需要”的原则,聚焦群众急难愁盼,积极探索慈善救助的新形式、新载体,持续优化慈善项目,以慈善帮扶为主体,以公益服务为中心,募集款物,广泛深入开展扶老、助残、救孤、济困、赈灾、扶贫等慈善救助工作,充分发挥了慈善救助在扶贫济困中的重要作用。

在精准扶贫工作期间,我市开展“百村千户送温暖”活动,对100个特困村中的1000户特困家庭,按照每户1000元的标准给予帮扶,先后发放了家具、棉被、米面油等物资;开展“百村千户送清凉”活动,支出163万元为建档立卡贫困户购置电风扇1万台;开展“过暖冬、过好年”活动,为5000户贫困户每人发放一件羽绒服,为988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各发放一件羽绒服和一桶油;支出善款73.79万元,为省定贫困村阳谷县大布乡胥庄村硬化约6000平方米生产路面,建设了光伏发电站;积极开展对口帮扶贫困地区,落实帮扶任务,累计支援重庆市彭水县资金70万元。

开展“慈善扶贫·暖手暖心”活动。支出善款164.85万元为全市6.6万名省定建档立卡贫困家庭中65岁以上老人和农村五保对象发放暖手宝;开展“慈善助力农村周转房建设”活动,支出369万元用于738套农村养老周转房建设试点,每套补助5000元用于室内设施配套;开展老有所“倚”活动,支出53.4万元为全市养老机构中4200名半失能老年人购置智能拐杖及助行器;开展“慈善爱心复明”活动,支出20万元为全市200名贫困家庭老人实施免费白内障手术;配套扶贫办开展“孝善”活动资金100余万元……

知识改变命运、爱心成就未来。市慈善总会在精准扶贫工作期间,每年开展慈善救助贫困家庭大学新生活动,五年来共救助大学新生450名,发放慈善资金135万元;扶贫先扶智,市慈善总会积极开展慈善助力教育扶贫工作,在临清、冠县、莘县和阳谷等省级扶贫重点地区实施了“精准扶贫·慈善助学”项目,资助了40所学校,发放价值80万元的图书;开展“爱心书包”项目,支出20余万元为冠县贫困乡镇的2100名小学生购买了新书包……

为了有效缓解大病贫困患者的经济压力,尽力消除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现象,市慈善总会支出善款134.47万元,为400户低保家庭的尿毒症患者发放透析治疗补贴;着力帮扶经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临时救助后仍有困难的家庭,省资助资金240万元全部救助建档立卡贫困户。

2021年7月,高唐、莘县遭受龙卷风袭击,市慈善总会紧急调拨210万元用于两县受灾群众恢复生产生活;汛期,漳卫河、金堤河部分地段隐患极大,市慈善总会紧急调拨资金120万元,用于部分乡镇转移受灾群众和保障群众的生产生活;开展“新春慈善送温暖”活动,共为1300户困难干部职工各发放价值500元的米面油等物资;开展“慈善进企业,关爱一线职工”活动,支出善款22.5万元对441户残疾职工及遗属、城市低保边缘家庭给予帮扶;开展“全力战疫·科学防疫”活动,为全市一星级以上养老机构购置疫情防控设备78套,从入口做好常态化精准防控……

奉献一份爱,温暖一座城,让爱的阳光洒满聊城的每一个角落,用爱为每一个困难家庭撑起一片晴朗的天空。

培根铸魂

赤心精诚济苍生

市几大班子领导同志每年带头参加捐赠活动,各级各部门干部职工踊跃奉献爱心;每年慈善宣传月期间,各级慈善总会均开展系列中华慈善日庆祝活动,播放公益广告,悬挂宣传条幅,设置宣传展板,宣传活动有声有色,让慈善精神走进千家万户……

欲知大道,必先为史。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

慈善总会将党建工作纳入工作要点,坚持把牢记党的宗旨与践行慈善为民理念高度统一,扛起社会组织责任担当,把工作中的“重点”“难点”作为党建与业务的最佳结合点,制定“时间表”“路线图”“任务书”,建立考核机制,以党建为引领,以党员为骨干,广泛凝聚社会爱心力量,实现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思想同心、目标同向、工作同步,用实干行动交出了一份亮丽成绩单。

为确保党建工作深入化、特色化和常态化,市慈善总会积极开展党建活动,抓好政治理论学习,切实增强全体工作人员的政治意识;切实抓好自身建设,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在慈善资金接受、管理、使用方面,严格把关、阳光操作、公开透明,坚决杜绝违法违纪行为;积极发挥党员带头作用,通过弘扬廉洁自律、爱岗敬业的优秀品质,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大力发展慈善事业,是弘扬传统美德、提升文明水平的重要举措,是坚持以人为本、践行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要求,是促进社会和谐的有力抓手。为更好发挥慈善组织在社会保障体系中的补充作用,市慈善总会不断加强制度建设、队伍建设和能力建设,积极宣传慈善理念,锐意提升慈善公信力;认真宣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强化依法慈善意识,积极树立慈善典型,大力弘扬慈善文化,进一步推动全社会形成“慈心为人,善举济世”的良好风尚。

“上善若水,大爱无疆。慈,仁爱好施;善,守望相助。让慈善形成一种力量,这股力量的推动者,有你有我也有他,越来越多的人在传递温暖、表达爱心。今年,我们持续做好各项慈善工作,又创新开展了‘慈善扶老·安全相伴’科普画册公益捐赠活动,向老年人讲述如何防范诈骗、如何防盗防抢等,在普及安全知识、提高防诈意识、增强防护能力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聊城市民政局党组成员、市慈善办主任王登信说,“多年来,慈善总会情系民生,通过一笔笔爱心捐款,一次次圆梦行动,一项项利民举措,汇聚爱的细流,成为善的江海,以实际行动为困难群众排忧解难,赢得了人心和口碑。下一步,市慈善总会将创新发展思路,探索在社区(村)建立‘社区基金’,为社区(村)在乡村振兴、产业发展、基础建设等方面提供坚强有力的政策保障。”

今后,市慈善总会将继续携手社会各界爱心人士,进一步凝心聚力,砥砺前行,激发基层慈善活力,让慈善的阳光照耀水城,营造人人慈善的良好氛围。

2022-09-05 ——聊城市慈善总会工作纪实 1 1 聊城日报 content_18028.html 1 小善渐而大德生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