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o

浓情九月 果香满园

——我市中国农民丰收节经济林节庆系列活动见闻

度假区鑫发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的梨园内,梨农在采摘果实

■ 文/图 刘庆功


九月的乡野,暑气渐退,秋高气爽,又到了一个林果飘香的季节。

在遍布聊城乡间的果园里,黄澄澄的梨结伴在绿叶间顾盼,晶莹透绿的葡萄炫耀般地把架杆坠弯,还有争相探出丛丛密叶的枣子,仿佛正在向世人传递自己酝酿已久的甘甜……

在这个林果丰收的季节,最欣慰的还是那些付出辛勤汗水和智慧的劳动者们。

为见证和体验浓情九月硕果累累的欢乐场景,聊城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结合经济林生态、生产、生活多重效益,启动了中国农民丰收节经济林节庆系列活动。近日,该局工作人员赴东昌府区、度假区和阳谷县的林果生产基地和交易市场,与果农一起共庆丰收,共享喜悦。

采摘、过磅、装箱……在度假区朱老庄镇辛十李村的鑫发旅游采摘园,眼前呈现的是一派繁忙而有序的景象。

“这个梨足有3斤重。”在梨园里,一位大姐从高高的枝头摘下一个梨,自豪地说。她说,今年年景好,梨结得多,个头儿也大,是个丰收年。

采摘园属于鑫发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种植有江北赛梨、新富士苹果、葡萄、雪桃等十余个品种。

合作社成员杭永厚介绍说,他们这个合作社成立于2013年,是以土地入股的形式成立的。原来这里种的是小麦和玉米,一年下来每亩地收入也就一千多元。自从种上林果,收益就高得多了,每亩地纯收入三千多元。区里、镇里的林果专家时常过来指导,让他们的丰收有了保证。

干活累了,就坐下来品尝自己的劳动成果。一口咬下去,葡萄的甘甜似乎浸润到了每一道笑纹里……

“葡萄的丰收得益于我们不断提高管理技术和更新优质品种。”在东昌府区沙镇葡萄交易市场,东昌府区葡丰园富硒葡萄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刘学全介绍。

市场里,劳动的人们正在熟练地把一串串葡萄装袋、装箱、码摞……为销往外地做准备。

“今年种植的品种是‘阳光玫瑰’,获得了大丰收。亩产达5000斤,以目前的市场价格,每亩能收入50000元左右。”刘学全介绍,他们这个合作社的生产模式是,对加入合作社的农户的葡萄园统一种植、统一管理、统一收购,统一销往北京、上海、南京等大城市。

阳谷县郭屯镇梨园村自宋代开始就形成了种梨的传统,村庄的名字也充分体现了这一点。

来到梨园村的梨园里,主人从树上摘下梨来递给前来的每一位客人,笑容充满了自信。果不其然,这里的梨清脆爽口,汁多味甜。

这片梨园属于鑫恒祥合作社,李美艳是合作社的成员。她和其他社员正对摘下来的梨进行装箱。“看,那边那些帮忙包装的,都是来买梨的客户。”她自豪地说。他们这里的梨根本不愁卖,很多人都是慕名而来。这些客户通过线上订购后,再到梨园来取货。“我们有时来不及包装,他们就自己动手,就像自己人一样。”

梨园村党支部书记王同斌介绍,该村的土地适宜种梨。近些年,他们逐渐淘汰老式的品种,换成了品相优质的秋月梨。今年的秋月梨能卖到12元一公斤,梨农获得了大丰收。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工作人员介绍,近年来,我市特色林果业由规模扩张向提质增效转型,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目前,我市有林果无公害产品认证22个,绿色食品认证126个,有机食品认证2个,地标产品5个,50亩以上规模化特色林果基地371家,林果业真正成为了农民增收的绿色产业。

2022-09-07 ——我市中国农民丰收节经济林节庆系列活动见闻 1 1 聊城日报 content_18160.html 1 浓情九月 果香满园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