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展是船 党建为帆
■ 本报记者 朱海波
今年上半年,全市生产总值同比增长3.8%,居全省第5位。1—7月,规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限上消费品零售额,分别增长6.8%、18.4%、8.5%,居全省第7、第3、第5位;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口径增长11%,居全省第5位。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新理念引领新发展,书写了抓好党建就是最大政绩的“聊城篇章”。
提站位、转学风——
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
党建引领,抓好党员干部思想政治建设是关键,学通弄懂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领导干部的必修课。
学风也是工作作风,只有建立起一流的学风,才能获得一流的成效。建立“第一议题”学习制度,创新推出“码上学”模式,实行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列席旁听制度,将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纳入政治监督内容……按照旗帜鲜明讲政治这个根本要求,我市以制度化促进学习的常态化、长效化,以“关键少数”带动绝大多数,促进各级领导干部自觉地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推动工作。
十年来,于聊城而言,变化的是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不变的是始终坚定自觉地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不折不扣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的实际行动,是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学思用的贯通、知信行的统一。在变与不变中,聊城高质量发展的乐曲越发雄浑激越。
稳经济、保民生——
经济要稳住,疫情要防住,发展要安全
9月4日,冠星纺织集团气流纺车间机器轰鸣,巡检、接头、扫平车……工人在生产线上忙碌,因自动化程度高,产品利润超出同类产品15%。冠星纺织集团抢抓稳经济运行政策机遇,两年内新上口罩生产项目和无纺布项目、气流纺项目,迈出了新旧动能转换的新步伐。
当前,受新一轮疫情、国际局势变化等超预期因素影响,经济下行压力进一步加大。如何快速有效地提振信心、鼓舞人心,考验着广大党员干部的智慧和能力。出台《聊城市支持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十条措施》,制定保市场主体发展的十五条措施,出台稳住经济运行6方面23项政策措施,开展制造业强市三年攻坚突破行动,举行全市高质量发展重点项目现场观摩,全市改革攻坚擂台赛开赛……一项项务实之举,给稳经济运行注入了力量、提振了信心。
我市各级党组织和领导干部用“钉钉子”精神和“绣花”功夫履职尽责,担当好党和人民赋予的使命,推动经济平稳健康运行,在此基础上,统筹发展和安全,切实守住守牢“一排底线”,今年上半年,生产安全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同比分别下降54.7%、57.1%。
强作风、扬新风——
心暖起来、气提起来、劲鼓起来
面临的形势越复杂、肩负的任务越艰巨,越要弘扬“严、真、细、实、快”的作风,长期以来,全市各级领导干部既“挂帅”又“出征”,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一级带一级,层层抓落实,形成了干事创业的深厚氛围。
在市民政系统,“三快三到”作风已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三快”指痛快、勤快、愉快,“三到”指想到、办到、得到,以“三快三到”作风建设为抓手,一大批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事得以解决。市住建部门创新推出“点菜单”式农村自建房建设模式,既规避风险,又让群众住有所居,做到了两全其美,这一经验获得全省推广。市宣讲系统坚持宣讲对口味、有鲜味、显土味,着重讲好聊城话、百姓话,讲好身边人、身边事,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如今,在作风引领下,越来越多的创新举措转变为群众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幸福。
今年1月起,冠县开展乡村振兴样板银行创建活动,半年中,分管副县长带领11家金融机构负责人对接了全县18个乡镇(街道)、760个自然村,1782家企业、16.7万户个体工商户和农户,完成授信149.9亿元,到位资金88.2亿元,让金融之水动起来、活起来。冠县齐丰村镇银行行长隋旭东说:“我从‘白面书生’跑成了‘黑脸大汉’,但为群众解决了那么多难题,心里是无比高兴的。”
发展是船,党建为帆。让我们向着高质量发展的星辰大海扬帆远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