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o

当好乡村振兴“领头雁”

——东昌府区“助力乡村振兴 人大代表在行动”活动纪实

■ 本报通讯员 李士峰 郑玉喜

“公司共吸纳产业工人3000余人,带动肉鸭养殖户1万余户,每年支出约220万元,用于帮扶东昌府区9600个困难户。”9月8日,东昌府区人大代表、聊城市立海冷藏有限公司董事长张立海自豪地说。

“作为人大代表,就是要不忘初心,不负人民重托,在乡村振兴中挑重担、显身手、展风采、立新功。”东昌府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郭泗新说,东昌府区人大常委会组织开展“助力乡村振兴 人大代表在行动”活动,引导人大代表立足各自岗位,争当模范先进。

“群众的事就是天大的事。”郑家镇交通高峰期拥堵严重,人大代表及时向镇党委反映、提出建议,在全镇科学规划机动车停车位400多个,自行车、电动车位长度3000余米,规划地摊摊位长度2000余米,同时强化市政管理,有效解决了车辆占道、地摊堵路问题,得到群众好评。

乡村振兴路上,每一个人大代表都要争当“领头雁”“带路人”。东昌府区各级人大代表发展产业、招引项目,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我引领、我带头、我示范”成为他们的自觉行动。

区人大代表杨玉伟带领全村群众平整村庄内外空闲宅基、废旧荒地后,种植香椿树15000余棵,户年均增收近万元,增加集体收入5万余元。杨玉伟也成为全区因地制宜、推进乡村振兴的一面旗帜。区人大代表王广胜创办的农合亿沣蔬粮种植专业合作社被评为“国家农民合作社示范社”,流转土地3000余亩,带动了周边3个乡镇近1000人就业,社员人均收入3万余元。

“我是一名党员,又当选了人大代表,就要千方百计帮助群众过上好日子。”这是区人大代表、石海子村党支部书记朱坚在全村村民代表会议上掷地有声的讲话。他成立了“百优果蔬专业”合作社,建设了高标准大棚80多座,年销售收入700多万元,社员利润350万元以上,受到群众广泛赞誉。

“我区要加快实施西新河美丽河湖建设项目,该项目当前的进展情况如何?”“我区农村生活垃圾的收集、清运及处置等工作是如何进行的?怎样才能进一步推进农村生活垃圾从源头上减量,推动无害化、资源化处理,使有条件的村庄实现生活垃圾分类呢?”这是8月10日,东昌府区人大常委会组织人大代表对9个单位负责人进行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专题询问中,代表们的提问。东昌府区人大常委会在人民代表大会上投票决出10项重大民生项目,通过视察、询问、评议等形式监督政府部门落实好区委决策部署。

郭泗新并不满足于现在取得的成绩。他说,东昌府区人大将按照乡村振兴“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更加积极投身乡村振兴一线、为“打造齐鲁样板”贡献更多力量,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2022-09-13 ——东昌府区“助力乡村振兴 人大代表在行动”活动纪实 1 1 聊城日报 content_18390.html 1 当好乡村振兴“领头雁”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