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聊城市交通运输局举行政府开放月活动
本报讯 (庞晖 王之荣) 9月8日上午,聊城市交通运输局举行“公开聊亮·为您开放”政府开放月活动,强化政民互动,坚持开门纳谏,共同推动道路运输行业有序发展。此次活动以“公开纳谏·有您参与更精彩”为主题,邀请市人大代表、市政协委员为聊城交通运输事业发展建言献策。
活动中,一行人先后来到东昌府区张炉集镇和道口铺街道,现场观摩了当地“四好农村路”的建设情况,并听取了工作人员关于路域环境整治及路网提升改造工程等相关工作的情况介绍。
在接下来召开的座谈会上,市人大代表、市政协委员对此次政府开放月活动给予了高度评价。市人大代表田光建称,我市“四好农村路”建设不仅体现了政府对民生的高度重视,也促进了城市的文明建设,提高了群众主动参与公路养护的积极性。他建议在此基础上,形成公路建养管理的聊城标准体系,同时推广聊城做法,进一步提升聊城形象。
2022年,我市继续扎实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今年全市计划新改建农村公路750公里,目前,已改建444公里,完成总计划的59%。为减缓基层财政压力,聊城市交通运输局今年积极争取国家、省、市农村公路建设养护补助资金共计3.5415亿元,目前资金已全部到达县级财政。
聊城市交通运输局党组成员、二级调研员田身泉指出,我市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已由从前的“重建轻养”转变为现在“建养管运”并重。2021年8月,我市全面启动农村公路路长制工作,进一步加强农村公路养管责任。截至去年底,全市共设置农村公路路长4313名,其中,县级路长140名、乡级路长590名、村级路长3583名,实现农村公路三级路长全覆盖。今年8月,聊城市交通运输局出台《关于加强全市“四好农村路”建设质量的指导意见》,对农村公路建设全过程管理提出了明确要求,确保修建一条,达标一条,列养一条,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监管。
未来几年,是我市交通运输事业快速发展、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我市将加快建设互联互通的基础设施主骨架,构建综合立体交通网络,建成和在建对外快速通道13条,实现5黄6卫跨河通道,基本形成“1航(聊城机场)5轨(京九铁路、邯济铁路、济郑高铁、京雄商高铁、聊泰铁路)10高(G20青银高速、G22青兰高速、G2516东吕高速、G0321德上高速、S1济聊高速、S28莘南高速、S37高东高速、济南至临清高速、济南至东阿高速、东阿至阳谷高速)17线(17条普通国省干线公路)”的综合交通网发展格局。
到2025年底,我市交通基础设施网络将迈上新台阶,高铁里程达到115公里,高铁枢纽站3个,县(市、区)覆盖率达到37.5%;普通铁路达到260公里,铁路专用线新增6条;高速公路达到646公里,六车道以上高速公路占比18.5%;普通国省道达到1200公里,一级以上占比达到53%;农村公路力争实现100%中心村、60%以上行政村6米以上公路通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