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民之事 丝发必兴
——聊城市教育和体育局2022年十大亮点工作直击
■ 夏旭光
2022年,全市教育工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及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和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为重点,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为目标,发力主责主业,促进提质增效;聚力重点工作,实现突破引领,优化教育布局,补齐发展短板,扎实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人民群众教育满意度持续提升,实现了“十四五”聊城教育发展的良好开局,全市教育事业发展亮点纷呈、特色凸显。
01
提供普惠性学位
切实提高学前教育普惠水平
通过开展城镇居住区配套幼儿园专项整治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认定工作,截至目前,我市认定普惠性民办幼儿园654所,提供普惠性学位101216个,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89.83%。截至目前,全市共有幼儿园1899所,其中公办幼儿园963所,民办幼儿园936所。全市3—6岁适龄幼儿261698人,实际在园幼儿238861人。公办幼儿园在园幼儿129864人,公办率为53.99%。
02
强校扩优 组建教育集团
扩充义务教育优质资源
我市在城区确定以文轩中学、东昌中学、实验中学、聊城颐中外国语学校、聊城市第一实验学校等优质学校为龙头,组建5个教育集团,充分发挥集团总校的品牌效应和示范引领作用;以办好每一所学校为目标,着力突破农村义务教育的发展瓶颈,采取推进集团化办学、学校结对联盟、区域间教育协作等方式,推进城乡间、校际间、县域间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共建。截至目前,我市建立教育集团28个,涵盖中小学(幼儿园)94所;成立联盟25个,涵盖中小学(幼儿园)103所;结对协作115个,涵盖中小学(幼儿园)446所;惠及学生(幼儿)51.83万名。强校扩优行动使部分乡村学校出现回流。
03
全面优化布局
促进普通高中增量提质
我市全面优化布局,扩大优质普通高中学校和学位资源,创建10所涵盖人文、社科、理工、艺体、科技等多个领域的特色高中。截至目前,在东(聊城三中东校)、南(聊城市第一实验学校)、西(聊城一中西校)、北(水城中学改扩建)四个方位增加优质教育资源供给,高中教育实现增量提质。今年高中阶段招生时,聊城一中、聊城三中分校区提前招生,扩招1600人,最大限度满足了广大考生和家长的需求。今年4月,我市开展市级首批普通高中学科基地评选认定,12所学校11个学科入选。
04
推进职业教育扩容提质
加快构筑职业教育高地
我市优化中职专业设置,推进职业教育扩容提质。支持聊城职业技术学院扩建升格,已在高铁新区落实土地296亩,并于6月份启动该校118名教师招聘工作。积极推动聊城市技师学院转设聊城工程职业学院,创建聊城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两个学校均已完成现场答辩,准备专家入校评估。由聊城职业技术学院牵头,联合72家院校、行业企业、科研院所成立聊城市第一职业教育集团并获批“首批国家示范性职教集团”。今年,全省“职教高考”本科招生计划1.8万个,我市中职学生本科录取1655人,占全省“职教高考”本科计划数的10%,比2021年增加1113人。
05
举办国家级赛事
放大“体育+”产业联动效应
我市承办的全国儿童青少年国际象棋系列活动于5月31日正式启动,启动仪式在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播出。在聊城市教育和体育局的积极争取下,我市与国家体育总局棋牌运动管理中心和国际象棋协会达成为期五年的国际象棋文化节战略合作(2022—2026年),每年一届。同时,正在积极筹备省第12届全民健身运动会龙舟比赛和沿黄沿运河龙舟比赛。
通过引入、举办高水平专业赛事,极大丰富了人民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营造出浓厚的体育运动氛围,真正实现全民健身与体育产业深度融合,为经济社会发展赋能,助力打响聊城城市品牌,提高聊城知名度与美誉度。
06
“双减”推进有力
减轻家长校外培训负担
全市885所学校均建立了学校作业公示制度和学校作业管理办法,占比100%。730所应开展课后服务的义务教育学校实现应开尽开,课后服务特色项目40余种,参与学生56.95万人。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培训机构大幅压减,压减率达97.2%,目前,全市共有校外培训机构1020家,其中21家为学科类培训机构,其余为非学科类培训机构,营利性学科类培训机构现已全面清零。现有1020家校外培训机构已全部纳入校外培训机构监管平台管理,实现预收费全程监管。深入开展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校外培训治理“回头看”专项整治。截至目前,各县(市、区)累计排查机构1024个,排查培训材料1890份,排查从业人员2428人。相关县(市、区)对排查出的36家问题机构,已分别下达整改和停办通知书。聊城市教育和体育局联合市场监管、消防、卫健等部门,实地抽查机构共计61家。针对检查发现的问题,聊城市教育和体育局下发《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校外培训治理“回头看”抽查情况通报》,对办学行为存在突出问题的9个县(市、区)的23家机构进行了通报。
07
一校一案 分类施策
稳妥规范民办教育
经过多次核算,全市计划购买学位9.56万个,秋季学期规划投入资金1.17亿元。8月中旬起,各县(市、区)已经分别提交了政府购买学位专项资金申请,目前,各县(市、区)购买学位专项资金已完成签批手续,正在积极与财政部门对接拨付程序,待专项资金拨付到位,我市公办义务教育在校生占比将达到95.15%。
08
强力推进项目建设
夯实高质量发展根基
我市强力推进学校重点项目建设,28个幼儿园建设项目已开工27个,开工率96%,主体完工7个;30个中小学建设项目已开工26个,开工率86.67%,主体完工18个。46个中小学餐厅项目已全部开工,39个已完工。东昌学院新校区一期的19座主要建筑单体已全部封顶,转入二次结构和装饰阶段;二期的行政办公楼地下车库和人防工程正在施工。聊城市智能(仿真)综合性公共实训基地已累计完成资金投入1.27亿元,预计2023年9月投入使用;聊城市职业技能公共实训基地已投入1427万元,目前已培训6705人次,预计2023年1月全面投入使用。
体育建设项目方面,新增800块体育场地,已完成620块,新增、更换体育健身设施6000件,已完成5700件。
09
师资保障有力
打造优质教师队伍
我市深入推进教师“县管校聘”管理改革。目前,全市11个县(市、区)均已明确了核定编制、岗位总量由教育部门统筹配置,落实了“动态调整”,完成了校内竞聘。统筹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教师交流轮岗。积极盘活教师资源,实现区域内、校际间师资优质均衡配置,自2015年全市开展城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工作以来,我市已累计有2万名教师参与了交流轮岗工作。不断完善教师激励机制。大力推进乡村教师周转宿舍建设。全市建成标准化周转宿舍2977套,今年800套周转宿舍建设项目已全部开工,336套已完工。
10
全力守牢底线
慎终如始 确保安全稳定
聊城市教育和体育局慎终如始,抓好疫情防控工作,督导全市各级各类学校严格执行“学校疫情防控21条”“应急15条”和“三四二一”台账要求等常态化疫情防控举措。成立8个市级巡查组和133个县级巡查组开展日常巡查,累计巡查学校6179所,占比241.75%,累计巡查发现问题2712项,现已全部整改。开展为期3个月的全市学校安全大排查大整治专项行动,共计排查各类隐患339处,现已全部整改。联合市公安局建立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常住儿童入学信息发布和预警机制,巩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制订完善安全保密、疫情防控、考试治安、食品安全、网络舆论等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做到应急处置有据可依。健全考试安全保障机制,提高安全防范水平,形成考试安全协同治理体系,实现“不敢作弊、不能作弊、不想作弊”的“平安考试”目标。
(本版图片由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