踔厉奋发 提质增效
——记蓬勃发展的临清市第二中学
■ 杨先博 刘言超
临清,自古文化底蕴深厚,历史悠久,依靠运河漕运而崛起,悠悠大运河给这座古城带来了厚重的文脉,使得这片土地上人才辈出。
在临清市东部重镇康庄镇,有一座历史悠久的高中。它就是始建于1950年的临清市第二中学。七十多年来,学校始终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对学生终生负责”的办学理念,秉承“求真、向善、崇美、创新”的校训,以“让农村孩子享受一流教育”为目标,努力培养“品学兼优,心身双健,特长显著,素质全面”的优质学生,助力乡村教育向阳生长,蓬勃发展。一代代二中人不懈努力,探索出一条独特的高质量发展之路,为一个个乡村孩子插上了高飞的翅膀。
党建引领 德育先行
临清市第二中学特别注重党的思想引领,以党支部为核心开展各项工作。通过思政课、升旗仪式、参观学习、义务劳动等活动,积极开展理想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党史国史教育。坚持推进学校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定期召开党员活动。坚持党员示范引领作用,奉献服务作用,凝神聚力打造教书育人的党员干部队伍,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
在德育教育上,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积极开展德育工作。始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方针,通过“8+1”导师制,将全部学生分组承包给老师,从学习困惑、人生指导、生活点拨、心理疏导等多个方面为学生分忧解难,释疑答惑。经过几十年的沉淀,逐渐形成了学校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德育工作格局。在立德树人、德教融合中培养具有友善、博爱、奉献精神的二中学子。
通过参与主题升旗仪式、参观名人故居、参观红色教育基地,参加主题班会等形式,加强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通过宣传栏、黑板报、手抄报、校报广播站、校电视台等文化阵地对学生进行文化教育。组建好学校学生会、团委会、宣讲团,并充分发挥作用。发行《四季风校刊》、推出“马上开讲”电视栏目,对学生进行积极的思想文化宣传。
活动育人 教化灵魂
每一个在临清市第二中学成长起来的学生,在每一个不同的时间段,都会经历一个个别有创意的特色活动。这贯穿了二中学子的高中生涯。如高一的军训、参观季羡林故居、拜师仪式、入学教育;高二的成人礼、新高三启动仪式;高三的百日誓师及毕业典礼。每位学子都会在不同时间段的一次次活动中接受不同的教育。每年四月,学校组织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和环保教育;五月,进行劳动和健体教育;六月,进行集体主义教育和理想主义教育;七月,进行爱党、爱人民教育……几乎每个月,临清市第二中学都会确定一个主题,以“校风校纪规范月”“教学规范月”“艺术活动月”等为主要内容,开展主题式教育活动。
临清市第二中学坐落于季羡林先生的故乡,也是远近闻名的国学小镇。在诸多活动中,临清市第二中学充分利用区位优势,把国学文化教育列入校本课程。每一届学生的入学教育中,都渗透了国学教育的内容。军训过程中,全体学生进行远程拉练,步行到季羡林先生故居和憩园参观,在憩园内听取季羡林先生的故事,并向季羡林先生敬献花圈,让学生深刻感受先生的治学态度、爱国爱家的高尚情怀。在高一拜师仪式上,全体高一新生在父母的引领下,走过“二中门”,和将要陪伴自己度过高中三年的老师们一一拍手,“击掌盟誓”,订立三年的求学誓约。学生向老师行拜师礼,学生家长则将象征着惩戒权的戒尺交到班主任手中。临清市第二中学率先提出“做有惩戒的教育”理念,“惩戒,是更有力的爱的表达”,同时承诺:“有惩戒,无体罚”,树立学生的敬畏之心、感恩之心和自律自强之心。在高二下学期,学校适时推出成人礼仪式,全体学生体验戴上成人帽,走过成人门,在十八响礼炮声中,回顾自己的十八岁人生历程,接受学校老师和家长的祝福,全体教师给学生实行拨穗礼,放飞成人梦想气球,学校为每一名学生发放标志成人责任和义务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读本,进一步树立学生的责任意识和家国职责。在高三的毕业典礼上,全体同学再一次和老师击掌告别,在老师的祝福中走向高考“战场”。在三年的高中生活中,学校大力推行国学教育,渗透家国情怀教育,开设了《论语》系列校本课程。树立乡土文化自信,建立学生和家国之间的精神联系,激发农村中学发展的信念、意愿和内驱力。同时,学校还推出了《论语》精神内核之“士志于学”讲坛项目、“跨越千年的金声玉振”国学经典诗朗诵项目和《论语》情景剧项目。力求时时强化,在每一位学生的心中植下民族自信、强国有我的种子。每一项教育活动,学生参与度极高,也获得了家长的大力支持和赞赏,极好地推动了教育的深入开展,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落实教学 精细管理
凡事精于勤,做于细。成绩的取得,更是临清市第二中学全体师生精耕细作的结果。乡村学生基础薄弱,学校地处乡村,不占天时地利,唯有师生更加刻苦努力才能取得最终的胜利。
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临清市第二中学的教师团队大都来自乡村,有着朴实的工作态度和踏实的工作作风。针对具体实际,学校每个年级每周进行听评课活动,采用“观课议课”方式,以学定教,精准指导学生学习,提升全体教师的现代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组织全体教师学习课程标准,降低重心,根据实际学情调整进度,把习题数量减下来,把教学质量提升上去。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学校从每一节课、每一个教案、每一次小的测试入手,从每一次课前检测、每一次心理疏导、每一次成绩分析入手。
临清市第二中学的老师们发挥集体优势,积极付出,精细管理,全员管理。在全体学生中推出“8+1”学习导师制,把每一位同学对口到每一位老师,在每一个学习阶段及时进行导师制指导,为学生解疑答惑,及时解决学生的学习问题和思想问题,让每一位学生都有归属感。临清市第二中学的每一位老师都是学生的“大家长”,这也是临清市第二中学师生传承精神的基础。把每一项教学管理工作做到精细,随时帮助同学们攻克各种困难,摆脱各种误区。师生同心,其利断金。在老师的默默陪伴下,学生的心理逐渐成熟,百炼成钢,迅速成长,最终爆发出强大的战斗力,实现乡村孩子破茧成蝶的梦想。
节能减排 绿色发展
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党中央要求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坚持把建设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着力点。学校是社会的重要构成要素,建设节约型学校,不仅能够有效节约自然和社会资源,缓解资源紧张的矛盾,还能够守护传承节约传统,培育节约思想,强化生态文明理念,培养具有节约品德的高素质人才。因此,建设节约型学校是贯彻高质量发展理念,促进学校和谐全面发展,实现学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式。多渠道宣传节能减排的政策,进一步达成师生节能减排共识。
临清市第二中学通过全体教师会、学生班会、升旗仪式、学生假期实践活动等方式向师生宣传节能知识、强化节约教育,努力培养学生,使其掌握较为系统的节约理论知识,让其养成正确的节约观念和环保观念,增强其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学校建章立制保障持续有效推进,进一步规范师生节能减排行为。
节能减排涉及学校的方方面面、各个部门,需要全体员工共同努力。规章制度是保障,规范行为是基础,通过规章制度规范师生的节能减排行为,为各项工作的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为使学校对能源的使用和管理更加规范有序,使学校节能减排工作落地,学校先后制定完善了《临清市第二中学节约用水管理制度》《临清市第二中学用电管理制度》《临清市第二中学空调使用制度》《临清市第二中学供暖设备使用制度》《临清市第二中学垃圾分类办法》等相关制度。在建章立制规范行为的同时,学校也加大科技利用的力度更精细地节能节水。比如,学校使用定时设备对学校用电设备进行定时开关,使用红外感应设备对水冲厕所用水进行控制,进一步践行可持续发展理念。
学校的建设要搞好长远规划,合理规划,资源资金才能得到合理配置,高效统一,发挥出最大效益。学校利用教学楼线路改造的时机,把原来的荧光灯管都改为LED节能灯,实现了用电的环保节能。由于地处乡镇,利用校外地热井停止供暖的时机,学校多方考察对比了各种供暖方式,从节能减排方面考虑,依据节能优先、效益最佳的原则,2020年由市委、市政府招商引资,以临清市第二中学为试点,引进了空气能热泵,为学校教学楼提供冬季供暖保障。教学楼安装了2组空气能热泵,取暖面积达6363平方米;2021年在这两组的基础上,我校又为所有宿舍楼安装了3组空气能热泵,取暖面积达15272平方米,冬季供暖室温达到18℃以上,夏季制冷温度在26度左右,满足了师生工作、学习、生活的条件需要,为教育教学的开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安全餐饮 守护健康
随着学生数量不断增加,为了更好地服务学生,让学生吃得安全、吃得放心,临清市第二中学立足现实、科学调控。在食堂管理上不断探索,逐渐完善,建立了一套适合学校发展的食堂管理制度和办法。改变食堂经营模式为学校自主经营,聘用服务团队参与食堂经营管理,这种模式得到了全校师生的认可。
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第一责任人的食堂安全管理领导小组,校长是食品卫生与安全的第一责任人,对本校的食品卫生与安全工作负全面领导责任,对食堂安全管理各级组织工作具有指导、检查的职责。每学期初,组织召开食堂安全管理会议,明确职责和分工,建立健全各级管理组织。设立食堂膳食管理委员会,由分管校长、分管主任、食堂管理人员、学生干部组成,负责食堂全面工作的监督与检查;还设有食品安全事故处置领导小组,全面负责食品安全事故的处置和报告工作。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食堂食品花样丰富,价格低廉,让惠于学生。设有学生服务公益性岗位,参与的学生多为贫困生,每餐有13名学生分散到各个就餐区督导就餐秩序、光盘净桌,执勤结束后签名免费就餐。聘用专职管理人员对食堂各项工作进行督导检查,形成每日检查清单,督促食堂及时整改,如每周不定期对不同食品进行抽样称重,确保食品足斤足两,不亏学生;每天对食堂进行卫生检查,督导工人规范着装、规范操作等,为整个食堂的良好运营保驾护航。
学校确立了校长、一级督导和学生家长陪餐制度。校长每周不定时到餐厅检查工作并陪同学生就餐;学校一级督导值班人员,每餐两人陪同学生就餐;每周一为食堂开放日,邀请部分学生家长到食堂进行参观,和食堂管理人员进行沟通交流,并留校就餐,餐后提出宝贵意见。学校食堂接受校级领导、老师、家长多方面的监督,以便随时发现问题,及时改进工作,提升管理水平。
今年,经过全校师生员工的一致努力,临清市第二中学食堂获得聊城市清洁厨房、山东省中小学校星级食堂等荣誉,为学生的学习和健康提供了保障,也获得了社会的一致认可。
科技兴校 填平鸿沟
临清市第二中学地处乡村,是聊城市为数不多的乡村高中之一。教育资源的不均衡制约着乡村孩子的全面发展,近几年来,学校大力发展信息化手段,让乡村学生享有尽可能多的优质教育资源,极大地促进了教育教学方式的转变。经过几年的迅速发展,学校的教育信息化水平已在同类学校领先,初步建成了师生交流,资源运用,与外界互联互通的交流平台。数字校园已经成为教学质量提升的重要手段。学校先后建立创客教室、录播室、电视台转播系统、电子阅读系统等设施,首批通过山东省信息示范校验收,荣获“山东省教育信息化示范单位”称号。平台的搭建不仅提高了学校教育管理、教育科研、资源共享、家校互动、信息化学习的水平,也促进了办学质量的提高。
近年来,临清市第二中学积极响应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论述和要求,高度重视学生科技素养的提升和创新型人才的早期培养。通过校本选修课、开设机器人和无人机等科创社团、组织学生参加各类科技创新赛事等一系列方法,不断提升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了一大批服务于国家科技发展的创新拔尖人才,科技创新教育成果丰硕。
今年,临清市第二中学选派4名选手参加固定翼空中侦察赛(GKZ),经过8个省份110名参赛选手(高中组)的激烈角逐,李本研、刘延好和孙煜航3名同学获得了固定翼空中侦察赛(GKZ)全国二等奖(银牌),刘琦同学获得全国三等奖(铜牌),王保龙老师和卢武鹏老师荣获全国优秀辅导员称号。
如今的临清市第二中学正在向教育管理信息化、教育教学信息化、教育科研信息化、学生学习信息化、家校沟通信息化的目标迈进。
蓬勃发展的临清市第二中学正在紧跟时代的步伐,与学子共奋进,与时代同发展,以卓越忘我的努力延续着“二中人”的青春与热血,成就与辉煌,为一个个有理想的乡村学子插上高飞的翅膀。
(本版图片均为资料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