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里的牌牌也要摘下来

■ 朱海波

近日,中办、国办印发了《关于规范村级组织工作事务、机制牌子和证明事项的意见》,主要目的是进一步为基层松绑、减负,把村级组织和村干部从形式主义的束缚中解脱出来。读罢,心有戚戚焉。

基层挂的牌牌多,几乎成为一景,当然不是什么美景,而是无可奈何之景。据说,有的为了争夺“C位”,两个部门互不相让,基层无法妥处,只好让牌牌轮流坐庄,A部门来检查时挂A牌,B部门来检查时换B牌,A和B皆大欢喜,而基层徒唤奈何。

牌牌多,是部门主义、本位主义和分散主义的反映,每个部门都盯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都觉得自己的工作重要,都要求基层不折不扣地完成,最终一项项任务落下来,基层同志即使连轴转、白加黑,也照样完成不了。前段时间,在基层工作的两位同志谈起他们喝水的情形,一个说:“我这水杯里总是有半杯凉白开,渴了后从暖壶里倒上半杯热水,正好不凉不热地喝下去。”另一个说:“我这暖壶里经常到下班时水还满着,一忙起来就忘了喝水。”

喝水,折射出基层干部长年累月忙的状态,让人哭笑不得,并有所思。过去说到基层,是“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现在则是“上面千把锤,下面一颗钉”,针和线,一硬一软,还能磨合一下、缓冲一下,而锤和钉,这两个铁家伙一碰面,那就要火花四溅了。

挂的牌牌多了,未免让人眼花缭乱,分不清主次,哪是“国之大者”、哪是中心工作、哪是阶段性工作、哪是部门工作,使人不得要领、无所适从,干起工作来也是胸无全局、杂乱无章。

每个牌牌都是伴随着某项工作的产生而产生的,但未必随着工作的结束而结束,这就是牌牌越挂越多的原因。光干工作不挂牌不行吗?在很多人头脑中,只有挂个牌牌,才显得对工作重视,连个牌牌都不挂,何谈重视呢?其实不然,挂不挂牌与重视不重视工作没什么必然联系。“牌牌一挂,万事大吉”的想法是错误的,形式主义的东西越完备,往往越掩盖了真正的工作,把口号喊在嘴上、把责任写在纸上、把措施定在墙上,这种重“形”不重“行”、重“迹”不重“绩”的做法不就是形式主义吗?

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把墙上的牌牌摘下来容易,把心中的形式主义牌牌摘下来却不那么容易,当前,形式主义屡禁不止,就是“心中贼”未灭之故。

2022-09-20 1 1 聊城日报 content_18803.html 1 心里的牌牌也要摘下来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