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o

“信义积分”凝聚社区正能量

■ 本报记者 苑莘

本报通讯员 陈静

“姐妹们,到点啦,我们该下楼做志愿服务啦……”9月15日上午9时,东昌府区新区街道阿尔卡迪亚社区“红帮带”志愿者服务队队长王桂荣在志愿服务微信群内播发语音,通知队员们下楼集合。这是王桂荣和队员们每天的“固定动作”。

“小伙子,请把自行车停放整齐”“大姐,请您把电线收回去”“衣服被褥要晾到公共晾晒区”……志愿者蔡玉娟引导居民规范文明行为。走进阿尔卡迪亚锦园小区经常能看到,一群身穿红色志愿者马甲的阿姨,她们平均年龄50至60岁,每天相约一起做志愿服务,成为小区里一道独特的风景。

阿尔卡迪亚社区总面积0.38平方公里,有79栋居民楼、7482户,总人口30000余人,人口密度大,治理难度高,社区将规范化建设作为源头性、根本性工作来抓,坚持党建引领,引导居民参与,推进社区治理精细化、服务精品化发展,积极探索由“全员积分”管理机制向“信义积分”管理机制的延伸,推动社区治理能力高效提升。

以“信义积分”推动“家治理”是阿尔卡迪亚社区的创新举措。社区探索推行以家庭为单位的居民“信义积分”管理制度,由社区“两委”班子、党员群众代表制定《阿尔卡迪亚“信义积分”管理细则》。通过对居民在文明创建、志愿服务、公益奉献、好人好事等39项具体事项的优劣表现,逐一量化赋分,以“信义积分”带动居民自治力和创造力的提升,用“信义积分”推动居民讲文明、做志愿、树新风,激发了社区治理动能。

完善的“小流程”让“大信义”在这里蔚然成风。阿尔卡迪亚社区利用“信义积分”管理制度,通过“服务—登记—回馈—激励”工作机制,将每位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疫情防控、志愿服务等行为兑换成“信义积分”。社区“信义平台小程序”上详细记录服务的内容、时长及审核人等信息,每月26日进行公示。

该社区通过物质、精神、政策等多重激励方式,将居民“信义积分”与线下积分兑换、年度星级文明户评选、文明家庭评选等挂钩,社区居民可凭“信义积分”在社区指定超市兑换相应生活用品或物业服务折扣,让“信义积分”管理制度有热度更有温度。

“信义积分”激发了这里的“正能量”。阿尔卡迪亚社区不断挖掘志愿服务深度,成立3支由居民组成的志愿服务队伍,针对大家的不同需求,对症下药开展丰富多彩的服务活动。每月由社区牵头,组织党员、退休教师、文艺骨干等参与,开展高龄老人帮扶、邻里互助等志愿服务活动,打造“万家灯火”志愿服务品牌。部分志愿者还对独居老人进行对接帮扶,定期上门探访、交流谈心,开展“五为”文明实践服务活动。

“信义积分”制度的实施,使阿尔卡迪亚社区形成了相互监督、相互学习、争先进位的良好氛围,“关心他人,快乐自己”成为了阿尔卡迪亚社区居民的普遍共识,切实增强了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责任感和自觉性。

2022-09-21 1 1 聊城日报 content_18916.html 1 “信义积分”凝聚社区正能量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