奏响绿色发展新乐章
■ 图/文 本报记者 朱玉东
9月16日至18日,“沿着总书记的足迹——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社长总编东营行”活动举行。人民日报社、光明日报社、新华社的摄影记者,山东省内十几家媒体的社长、总编辑,以及部分新华社签约摄影师,走进东营港经济开发区、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探访东营市绿色发展之路。
2021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亲临东营视察,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要求,为黄河三角洲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把舵领航。一年来,东营市以新发展理念为统领,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现代化道路,锚定“走在前列、全面开创”“三个走在前”总遵循、总定位、总航标,坚持创新驱动,谋划推进新旧动能转换,发力链条经济,塑强传统优势,新生动能不断聚集。一年间,东营新上威联化学PX和PTA、渤中海上风电等一批高端产业项目,“四新”经济、数字经济快速起势,“一产业、一平台”创新格局初步形成。入围中国企业500强、中国民营企业500强、山东民营企业100强企业数量连年位居全省前列,高质量发展的“脊梁”越来越坚挺,“底气”越来越充足。
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1530平方公里,这里有我国暖温带保存最完整、最广阔、最年轻的湿地生态系统,是全球鸟类重要的中转站、越冬地和繁殖地。自然保护区不断加大生态保护和修复力度,全面提升黄河三角洲生态功能和生物多样性,原先的盐碱滩,变成了生物多样性富集的大湿地。目前,保护区共有野生动物1630种,其中鸟类371种,国家一级保护鸟类25种,国家二级保护鸟类65种,是东方白鹳和黑嘴鸥全球重要繁殖地、丹顶鹤重要越冬地和潜在繁殖地、白鹤全球第二大越冬地,是“中国东方白鹳之乡”“中国黑嘴鸥之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