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幸福处见“五心”
——冠县推进县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纪实
■ 夏旭光 申洪举
人民教育人民办,办好教育为人民。教育的核心是人,人民满意不满意是判断教育得失的关键。
近年来,在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的大力支持下,冠县教育和体育局从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出发,坚守教育公益性,在全国率先实施以“政府用心、教师倾心、学生开心、家长安心、社会放心”为主要内容的幸福教育,构建优质均衡发展的公共教育服务体系,解决上学难、上学贵问题,让每一个家庭享受到更多的教育发展成果。
冠县教育和体育局先后在全国首届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溱湖峰会、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第八届年会、山东省家庭教育大会、山东省乡村教育振兴学术论坛暨经验交流会上作典型发言,在全国、全省都产生了良好反响。2022年5月,冠县又被国家开放大学命名为“全国家校社协同育人实践基地”。
政府用心,办好教育是最大的民生
冠县最漂亮的建筑在哪里?学校!
2017年以来,冠县用于教育的投入累计达56亿元,先后新建改扩建学校133所,建设高标准运动场133个,配备的仪器、图书、音体美器材都达到了部颁标准;2022年投入3.18亿元,新建冠县第三中学、第五实验幼儿园、冠星小学幼儿园,改扩建柳林中学、崇文中学等8个项目……冠县学校硬件设施后发赶超,办学条件进一步提升,实现了农村学校与城市学校一个样,达到了全市领先,成为山东省均衡创建4个样板县之一。
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必须将各种资源精准整合,激发基层活力,形成强大合力。冠县始终把教育放在民生之首,牢固树立“三个一”工作理念(即只要上一个项目,就要建学校;只要有一个编制,就要给教育;只要有一分钱,就要花在孩子们身上),出台《优化教育发展环境的实施意见》,从重教氛围、部门职责等方面进行细化,优先发展教育事业,为教育发展营造春天般的环境。
县委书记、县长经常深入学校,听汇报、作指示、提要求、现场办公,解决资金投入、教师招聘、发展环境等大事、难事、硬事;县委常委会每季度研究一次教育工作,县政府常务会议每月研究一次教育工作。其他的县级领导也始终把教育工作放在心上,为教育发展献计献策、办实事、办好事。
弘扬武训精神,支持教育发展。2008年以来,冠县成立的山东省武训教育基金会,共募集资金5160万元,建设了桑阿镇贵宾学校、清泉新奥光彩小学、清泉第一小学等16所中小学,奖励优秀教师9800人次,资助学生185人;每年教师节、助残日、“六一”等节点,冠洲集团、国资公司、冠星集团、星瀚股份等众多爱心企业都会走进校园,开展捐资助教等活动,营造幸福教育和尊师重教的浓厚氛围。
2017年以来,冠县创新采取事业编、备案制、劳务派遣、人事代理等多种招聘方式,招聘教师3270人,特别是2021年招聘教师总数达949人,为全市最多。冠县不断提高广大教师的待遇,做到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师,平均工资不低于当地公务员标准。2021年,冠县把乡镇教育补贴基数从每月200元提高到每月500元,全面落实交通补贴、乡镇补贴、取暖补贴等,教师工资人均每月增加1000多元。
在冠县,每年都有大批热爱教育、品学兼优的大学生投身教育事业,形成了老教师传帮带,年轻教师学赶超的争先创优氛围,一支倾心倾力、立德树人、业务精湛,年龄结构、知识结构不断优化的教育团队成为推动幸福教育的中坚力量。
教师倾心,最幸福的是走上三尺讲台
贾镇中心小学的“育心”教育,斜店中学的“适合教育”和“八步教学法”,崇文中学的“和谐式互助教学法”…… 为了满足学生更高的学习需求,冠县积极探索创新之路,创新了“三备二磨”等各具特色的教学模式。
亲其师,信其道;尊其师,奉其教;敬其师,效其行。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在学生成长的路上,离不开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的引领和扶持。在冠县,教师们从职业的尊重感、成就感中获得幸福感,同时也激发了他们爱岗敬业、拼搏奉献的积极性。在冠县,教师已成为最令人羡慕的职业之一。
给予学生一碗水,自己要有一桶水!广大教师通过不断“充电”提高理论水平、业务技能,更好地胜任本职工作。冠县每年都组织120多名校长、骨干教师到北师大、华东师大等知名师范院校进修学习;组织130所学校的500人到青岛、潍坊等教育发达地区“攀亲结缘”,跟岗学习,促进发展;每年通过青年教师素养大赛、基本功大赛、优质课展示、教学能手评选等方式展示教师水平,提高业务技能,年参与教师2000人次;运用先进的多媒体手段提高课堂效率,丰富课堂内容,在全市率先完成初中同步互动课堂及录播室设备,实现了优质教育资源共享。2021年9月以来,教学应用互动课堂有效授课次数达28434次。
教师们因材施教,不放弃每一名学生。高中实行“一生一方案”培养策略,为每一名学生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路子,让学生考上理想的大学。仅2021年,就有1789名学子迈进大学校门。
冠县教育和体育局全力推进“五心”幸福教育,21所幸福教育示范学校常态化开展幸福教育交流分享,3000多名教师每天书写“幸福日志”,获得感、幸福感和成就感大大提升。每年的教师节庆祝大会、全县教育教学大会,都表扬奖励优秀教师、教书育人楷模;评先树优向乡镇教师倾斜、向一线教师倾斜、向教学成绩好的教师倾斜,真正做到了让事业留人、让待遇留人,教师幸福指数不断提升。
如今,冠县涌现出了“妈妈教师”赵会娜、身残志坚的马增红、疾病缠身难舍三尺讲坛的赵美强,山东省优秀教师杨凤科、何晓嫚,水城名师张书慧、王玉洁,齐鲁名校长王红星等一大批先进典型,他们的事迹令人钦佩,成为教育团队的中坚力量,带动了幼、小、初、高各学段的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攀升。
学生开心,最留恋的地方是校园
编写《可爱的柳林》《文明礼仪伴我行》《鲁西烽火》等校本教材,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沁润学生心田,努力使学生成长为心怀祖国、兼济天下的时代新人;“双减”政策落地落细,制定课后服务方案,分学段全力推进,全县开展课后服务学校119所,覆盖率100%,参与学生6.7万人,参与率99.1%,参与教师3717人,参与率92.3%……
冠县的校园是最美的建筑,这里不仅有漂亮的楼房,更有温馨幸福的育人氛围,校园是学生最开心、最留恋的地方。
青少年儿童成长关系着国家的未来。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要以青少年儿童的绿色、健康成长为靶心,规划教育的顶层设计、课程设计、评价设计等,让青少年儿童掌握适应环境不确定性的能力素养,帮助青少年儿童认识生命的意义和生活的价值,成为身心健康、阳光自信、能力卓越、服务社会的时代新人。
学校在开展好国家课程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爱党、爱国的优良品德,积极研发喜闻乐见、传承红色基因、弘扬历史文化的校本课程,塑造青春阳光、活泼自信、健康成长的新时代好少年。各学校充分利用体育、音乐、舞蹈、书法、京剧、快板、烹饪、象棋、围棋等各类社团,打造“润德”“睿智”“健体”三大课程,拓宽学生知识面,让学生动起来,让学生在社团活动中获得知识和能力,享受成功的喜悦和幸福,全面提升学生幸福指数;各学校定期举办运动会和乒乓球、篮球、排球等比赛活动,让面塑、查拳、太极、降狮舞、柳林花鼓等非遗文化进校园。
深入开展以“红色冠县·青春少年”为主题的“十个百”(百场红色经典故事会、百次红色研学活动、百场红色家教家风报告会、百篇优秀学子征文活动、百场未成年人保护知识大赛、百名“青春少年”演讲比赛、百场未成年人保护主题班会、百场红色电影、百场校园运动会、百校创客大赛)系列活动,着力培养爱党爱国、感恩奉献,自强不息、文冠才贤,胸怀天下、志存高远的“大丈夫”式新时代好少年,截至9月10日,全县已开展“十个百”主题活动1115场,覆盖17万师生。
注重学校文化建设,让学校的每面墙壁都会说话,每个台阶都有魅力,每一棵花草树木都彰显出育人风采。学校通过黑板报、手抄报、演讲比赛、讲故事比赛、国旗下的讲话、校园广播站、认领爱心树木等多种方式,教育学生爱护公物、培养文明品行,赓续红色血脉,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育人环境。多名学生在全国或全省武术、作文、象棋、龙舟、技能大赛、信息技术创新等赛事中夺冠,展现了冠县学子昂扬向上、奋发有为的精神风貌。
家长安心,最欣慰的是孩子健康成长
冠县立足教育高质量发展目标,聚焦重点,直击痛点,以家校合作育人为抓手,培养提升未成年人道德品质、身体素质、生活技能、文化修养、行为习惯,为教育高质量发展赋能。
冠县县委、县政府从政策、资金、人员上确保三个到位,每年拿出专项资金对校长、教师进行专业培训,提高家庭教育政策水平和专业水平。拿出专项资金购买网上家长学校——“家长空间”平台服务,给不同学段的家长提供针对性家教指导,转变广大家长育子观念,掌握科学的教养策略,实现了家长与孩子的同步成长。
通过家长开放日、家长学校、家长委员会、致家长的一封信、每周五放学提醒等多种形式,拓宽家校沟通的渠道方式,让家长实时了解学校的发展,真正做到家校同心,家长安心。
围绕“1234”家教工作思路,即办好一个家长学校;突出线上、线下两个重点;抓好县乡校三支家教队伍;发挥好家教专家指导、优秀家长表率、家委会监督、考核杠杆四个作用,擦亮“‘冠’爱育人”品牌,录制冠县家教365“小良方”,每个案例解决一个小问题。每年5月份,开展家庭教育宣讲月活动,组织“一场学习、录制一个视频、开展一次比赛、举办一场报告会、开展一场红色家风家教活动、写好一封家书、举办一场论坛”的“七个一”活动,得到省市领导以及家长的一致好评。
发挥全县4353名班主任讲师的作用,面向全县17万余名家长传授科学教子知识;发挥县乡家庭教育讲师的辐射带动作用,不断提高家教专业水平,让更多的家长真正受益;让部分优秀家长走进学校,走上讲台,分享育子经验;开展亲子诵读活动,和孩子们同读一本书;通过安全演练、心理健康辅导、防溺水、防校园欺凌知识讲解等对学生进行全方位教育,真正让家长感觉到,把孩子交到学校心安。
社会放心,最满意的工作是教育
近年来,冠县涌现出全国优秀共青团员袁冰冰,山东省新时代好少年陈沐喆、孙相宇,全国最美教师轩云湘等一大批优秀典型;武训实验小学被评为全国文明校园,贾镇、斜店乡被确定为山东省强镇筑基试点乡镇……
教育高质量发展,首先要看质量。教育质量关系到青少年学生的未来,更关系到国家的未来。冠县不断增强依法兴教、依法治教的意识,依法维护和保障教师、学校及青少年的合法权益,尊重教师劳动,支持学校工作,打造了一流的办学条件、一流的师资队伍、一流的教学质量,为教师教书育人、学生学习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让社会各界对教育的满意度不断攀升。
为了更好地提升办学质量,冠县每年都组织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优秀企业家走进学校建言献策;通过跟班学习、食堂操作等形式,让广大家长参与到学校的管理中,密切家校联系;通过开展千名教师访万家、每年6场大型家长报告会,真正把家长所需所求所盼变成学校工作的方向;县教育和体育局专门成立“热线办”,对社会各界反映问题耐心答复,做到件件有回音,办结效率、满意率都位居全县第一。
18所乡镇(街道)中心幼儿园全部通过省级示范性幼儿园验收;小学教育位居全市前列,被确定为全国尝试教育实验基地,初中教育步入全市上游,2022年高分学生(中考650分以上)的有2200人,2021年高中教育实现突破,高中教育质量已经稳步提升到全市中游,有177名学生被“双一流”大学录取;县职教中心成为山东省第三批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
一座座现代化的教学楼、一间间宽敞明亮的教室,一批批健康成长的学子,一项项饱含心血的荣誉,记录着冠县“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信心、决心和恒心。
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奋蹄。冠县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围绕高质量发展主题,纵深推进教育改革创新,以优质教育服务创造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
(本版图片由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