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育英才
——莘县第一中学统筹推进特色高中建设纪实
■ 岳殿举 马兰胜
2018年,在第一届山东省文明校园评选中获评山东省文明校园称号;2021年被评为“山东省2021—2023年创建全国文明校园先进学校”……
初秋时节,走进莘县第一中学,目光所至,是现代化的教学设施,是清新幽静的校园环境。进入新时代,这所有着70多年历史,底蕴深厚的学校,进一步焕发勃勃生机,正以矫健的姿态,在教书育人的康庄大道上昂首阔步。
特色德育机制培育文明学子
莘县一中立足新时代、新高考,着眼美好未来,聚焦核心素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强化德育顶层设计,精心构建德育课程、学科课程、传统文化课程、实践活动课程“四位一体”课程实施体系,实施管理育人、活动育人、课程育人、环境育人的全方位育人机制。
学校秉持“学做真人,和谐发展”的校训,以“聚焦学生核心素养,培养具有丰厚人文底蕴,乐于探求科学真知,全面发展,特长突出,勇于创新的现代化人才”为培养目标,突出“有志气,有正气,有朝气,有才气”的德育目标,落实德育课程计划,不断完善行为习惯月、高一军训、开学典礼、高二成人仪式、高三毕业典礼及重大节假日国旗下讲话等学校教育活动。
学校创建“五育并举,和谐发展,全面发展”的特色德育机制,拓展德育途径,丰富德育内涵,提高德育层次,致力于把学校打造成有温度、有文化、有情怀、师生共同成长的精神家园。学校探索实施的“全员育人导师制”,凝聚集体智慧,使德育成为了每个人的“分内事”。从学校领导到普通教职员工,都是学生“导师”,采用导心、导学、导行“三导”策略,对学生从学习、生活到德育等各个育人环节进行全方位指导与帮扶,开启师生心语交流新“旅程”,全面落实“不放弃每名学生,让所有学生成功”的办学理念,不断推动学校科学健康发展。
学校坚持多渠道精准育人方式,多维度、多层次评价学生,加强星级学生评比,把最美系列评比活动贯穿整个教育过程,并打造了莘县一中官方微信公众号、莘县一中电视台、《今朝》校报等多元宣传阵地。
为抓好学生学习、生活习惯养成教育,莘县一中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小学生守则》《学生文明公约》融入班级、宿舍文化布置中,并通过完善学生社团,举办丰富多彩的新时代体育、艺术等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倡导养成文明习惯,规范文明行为,教育引导学生做心灵、仪表、诚信、语言、卫生、安全、勤俭文明人,打造莘县一中闪亮的文明名片。
强师兴校构筑名师高地
莘县一中以教师整体素质提高为核心,以师德建设和专业发展为重点,全力为教师发展搭建平台,锻造了一支师德高尚、理念先进、素质优良、善于创新、结构合理、适应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要求的师资队伍。
学校注重加强职业道德和育德能力培训,建立教师职业规划制度,督导全体教师制定个人发展规划,鼓励和引导教师自主发展、自觉发展,健全完备《教师专业发展档案》,记录教师职业发展轨迹,为教师发展规划跟踪评价提供确切依据。
学校制定教师岗位职责与教师发展阶段性要求与目标,激活教师发展机制,实施“青蓝工程”“师徒结对”,推动青年教师尽快成长、成才,推动骨干教师成长为学术型、研究型教师,在学科建设上充分发挥引领和辐射作用。学校建立各类骨干教师选拔制度,根据在教育教学上的贡献,每年度评选“园丁奖教师”“年度优秀教师”“年度优秀班主任”,并给予相应的奖励。
莘县一中大力拓宽校本培训途径,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形成三级校本培训机制,实现教育资源的保值和升值。在自我培训方面,每位教师每年完成“五个一工程”,即读一本专著、撰写一篇高质量的论文、磨一节好课、研究一个校本课题、获得一项荣誉称号;在相互培训方面,以学校学科为单位,以课题和项目为载体,围绕“1161”课堂改革中所反映出的新情况、新问题,开展课堂观摩、听课评课、主题沙龙、课题研究、头脑风暴、读书交流等多种形式的教研活动,让教师在对话、合作和互动中快速成长;在活动培训方面,学校通过组织理论学习、专题讲座、教师论坛、学科研学、专业测试与比赛(课标与考纲测试、专业素养测试、原创试题大赛、教学设计大赛)等方式,开展校本培训。
通过全面提升教师言传身教的育德能力、课程改革的探索能力、教学组织的设计与实施能力、实践反思的研究能力、学生活动的指导能力和学科教学特色的创造能力,莘县一中已搭建起教师专业发展的广阔平台,形成了良好的教师成长机制,将学校打造成为教师成长的摇篮、名师养成的高地。
“1161”模式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2018年,莘县一中开始对课堂教学形式进行深入研究,通过学习、借鉴、修正、完善,逐步形成了较为成熟的以学习进阶为特色的“1161”课堂教学模式,即一个原则、一个载体、六个环节、一个目的的教学模型。一个原则是指“先学后教”的教学原则,一个载体是指“导学任务单”,六个环节指“目标导学、自主思学、合作议学、激情展学、师生评学、达标检学”的教学流程,一个目的是指培养学生思维品质、提升学生核心素养。其核心要义是从教走向学,突出“学生主体、学为中心”,充分运用现代技术手段,开展情境教学,推行启发式、互动式、探究式教学,组织研究型、项目化、合作式学习,激发学生潜力与活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随着“1161”课堂教学模式的推行,莘县一中实现了教学理念的转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逐渐舍弃“满堂灌”,践行以学生小组合作学习为基础的“思学”“议学”“展学”新型课堂教学策略,重塑学生的主体地位;学校关注学生的能力和思维发展点,从教学目标制定、教学情境创设、教学内容呈现、教学方法选择、教学评价等方面,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特点和规律,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学校关注学生的深度学习与多元评价,遵循自主、合作、探究三个基本原则,鼓励引导学生进行高阶思维和主动探索。
莘县一中以六个环节为主轴,以梯度进阶的学科任务单为载体,以个体自学和小组合作的方式创建的“1161”课堂教学模式,借助现代科技技术,创设认知情境和社会生活情境,打造出了多元互动的活力课堂形态,实现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组组互动、人机(网络)互动、导学与自主互动,促进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
课堂教学改革的实施,让莘县一中教育观念现代化、教学方法灵活化、教学手段综合化、学生学习主体化、教学管理科学化的特色日益鲜明。2021年,学校申报的《“1161活力课堂”改革》获得山东省“深化高考改革提升育人质量”优秀成果一等奖。2022年5月,校长王相锐主持的《让核心素养在课堂上落地——县域高中“1161活力课堂”实践探索》获聊城市教学成果一等奖。
截至目前,莘县一中已组织大型课堂教学观摩会8次,接待30多所学校近1000人次来访考察,与6所学校结成联谊学校,义务送教100余节课,社会美誉度、关注度持续攀升。
学科基地蓄积竞争优势
学科基地是以创设新型学习环境为特征,以改进课程内容实施方式为重点,以增强实践认知和学习能力为主线,以提高综合素质为目标,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促进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提高学习效能,发掘潜能特长的综合性教学平台。
在具体学科建设方面,莘县一中逐步形成并实施化学学科建设规划:创建化学特色教学环境,建设化学科普室、体验室、趣味实验室、探究室等,形成特色鲜明的化学课程教学环境;构建素养为本特色课程,开发以“化学与能源”“化学与材料”“化学与食品”“化学与环境”“化学与生命”等主题特色课程,增强学科知识的深度和广度;搭建多元发展实践基地,加强与高校、企业、科研机构等部门联系,建立促进学生多元发展的化学实践基地,构建课内互动与课外实践探究、验证、创新相结合的实践模式;开发“微项目和微课题”双微驱动校本课程,组织制作精品微课免费共享,有效满足课堂教学和学生学习需要;研发网络互动课程资源,营造多样化的学习环境,兼顾不同层次的学生,充分借助信息化手段精准分析学情,创造性地进行化学课程的二次研究与开发;组建教师专业发展中心,构建化学学科教师专业发展中心,打造具有研究与协作特点的高素质教师团队,以名师支撑基地,以基地建设促进教师成长。
目前,莘县一中已成为聊城市化学学科基地、山东省首批普通高中省级学科基地语文学科结对共建基地。
精细管理激发多方活力
莘县一中探索出了一条精细化管理之路,变“粗放式”为“精细化”,努力推进学校实现跨越式发展。
该校精细化管理分为级部、教师和学生三个层面。学校按照德育三级督导制度、教学管理督导制度和全员育人导师制度,对级部的评价从校级督导、教学管理、德育管理三方面进行。校级督导为综合督导,既对教师教学常规、办公纪律、办公室卫生等进行检查,又对学生的日常行为、校风校纪、环境卫生等德育常规进行检查。教学管理主要是督导级部对教师的常规性管理情况,分为材料检查和现场抽查。德育管理主要是对学生德育常规的检查。
对教师的评价包括过程性评价和年度实绩性评价。评价的主体责任人是级部主任,过程性评价是级部对教师教学常规的检查,年度实绩性评价是对教师年度工作成绩的评定与检查。
对学生的评价主要是德育方面的评价。评价的主体责任人是级部管理人员,根据级部管理检查、学生发展中心的二级督导和学生会的三级督导反馈情况,对学生的日常表现进行评价管理。
为保障学校精细化管理的落实和各级评价有据可依,莘县一中出台了一系列管理制度,如《莘县一中精细化管理实施意见》《莘县一中精细化管理评价办法》《莘县一中精细化管理德育等级评价细则》《莘县一中精细化管理教师常规管理等级评价细则》《莘县一中全员育人导师制工作考核等级评价办法》《莘县一中学生量化考核细则及惩戒处分办法》等。
精细化管理措施实施以来,莘县一中的教学和德育管理水平得到有效提升,学生的行为更规范,校园环境更美丽,校园秩序更稳定,教师工作热情更高涨,课堂教学更生动,课堂效率更高效,师生关系更融洽,学校师生奋发有为,学校发展生机勃勃。
多彩游学课程促学生全面成长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莘县一中注重拓展教育教学边界,引导学生树立学、思、游相互促进的观念,引领其走向更为广阔的天地,在真实的情境之中体验、合作、探究,真正形成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自2017年起,在开展研学的基础上,莘县一中系统规划,开设了以“红、黄、蓝、绿”为主题的游学课程。
红色追忆之游。莘县是著名的革命老区,拥有众多的红色教育资源。每年清明时节,莘县一中都会组织学生前往红色基地参观、学习,让学生全方位、立体化地感受革命先驱的革命热情和奉献精神,培养他们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和拼搏精神。
黄色寻根之游。莘县一中组织学生去宋代燕塔、清代文庙等莘县文化古迹参观,走进聊城中国运河文化博物馆、光岳楼、高唐李苦禅艺术馆、曲阜三孔景区等,让学生了解中华民族悠久、厚重的历史,厚植爱国情怀,促进其形成文化自信。
蓝色企业之游。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莘县一中积极组织学生参观莘县新嘉华、热电厂和聊城市多家龙头企业,让学生亲身体验企业的发展,倾听中国向科技强国迈进的脚步声。
绿色农业之游。莘县是闻名全国的蔬菜瓜果之乡。莘县一中组织学生走进农业示范园,培养学生善于观察、思考的习惯和实践能力,感受科技给农村和农业带来的巨大变化。
不仅如此,莘县一中还开设各类拓展课,让学习在课堂之外延续,让素养在社会广阔天地生成。2020年疫情防控停课期间,学校指导学生开展家庭科学实验和“疫情下的化学应用”等研究性学习,让学习变得有趣,拓宽了学生视野,培养了学生思考研究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行走的课堂,多彩的研学之旅,为学生打开了近距离观察社会的一扇窗,促进了学生全面成长。
踔厉奋发不负时代使命,矢志不渝成就新的辉煌。阔步走进新时代,莘县一中将全面深化育人方式改革,统筹推进特色高中发展,不断探索内涵式发展路子,用勤劳和智慧将莘县一中这张亮丽的名片打磨得更加光彩夺目!
(本版图片由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