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CEP来了,降税背后是生产链的重塑

■ 本报记者 朱海波

本报通讯员 魏艳霞

1月1日零时,《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简称“RCEP”)在中国、日本、澳大利亚、新西兰等10国率先生效,这是全球覆盖人口最多、经贸规模最大的自贸协定。

对出口企业来说,RCEP最直接的利好就是降税。根据协议,无论是进口还是出口,既有零关税商品,也有过渡期分段后降为零关税的商品。至2020年,我市已连续十年入选全国外贸百强城市,2021年前三季度,我市进出口总值376.1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同期增长25.9%。RCEP的实施,将使90%以上的货物最终实现零关税,为我市外贸企业和消费者带来重大利好。

我国和澳大利亚、新西兰已有自贸协定,与《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中的文莱、柬埔寨、老挝、新加坡、泰国、越南等国也有中国—东盟框架协议,与日本则是通过RCEP首次建立自贸协定,达成双边关税减让安排。这几年,凤祥集团、鲁西集团、希杰生物、博顿经贸、阳谷华泰等企业对日出口额度较大,RCEP的实施,使对日出口的关税降幅达到5%左右,将有助于扩大出口规模,提升产品竞争力。

RCEP原产地证书是基于RCEP框架,出口商应进口商要求而提供的货物来源证明文件,只有获得RCEP原产地证书的商品才能获得成员国之间的关税优惠。RCEP将与其他优惠贸易协定(安排)关税减让并行实施,同一项货物在不同协定下将对应不同的降税水平和原产地规则,各进出口企业应综合考量降税清单产品范围、原产地标准宽严程度、关税减让幅度、操作程序便利程度等因素,优化企业供应链,与缔约方的进出口商共享关税减让带来的红利。

面对RCEP庞大的消费市场,可以预见的是,为了增强产品竞争力,区域内企业将会更多地将原料市场甚至生产基地选在区域内,为各缔约方带来更多的区外投资和产业发展,促使全球供应链的布局向RCEP区域倾斜,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肥水不流外人田”。

RCEP来了,降税背后是生产链的重塑,对于聊城的企业来说,要充分利用RCEP规则,积极主动调整生产链。一个国家和地区对某种商品的需求是一定的,饱和后,其他的同类商品就很难挤进去了,RCEP规则同时适用于15个缔约方,哪里利用得快、利用得好,哪里受益就大。1月4日,山东金号家纺集团有限公司获签我市首张RCEP原产地证书,1月5日,山东凤祥实业有限公司申报的经核准出口商申请获得济南海关认定,这是济南关区认定的首家经核准出口商。这些都充分表明,我市的企业正积极融入RCEP进程。

2021年以来,聊城海关已通过腾讯会议、检企座谈、贸易措施便利化调研、QQ群、微信群等方式组织多轮RCEP原产地规则宣讲和解读活动,目前又设立了RCEP咨询窗口,宣介自贸区优惠政策及申请事务、关税减让与原产地规则,增强出口企业利用优惠政策的意识和能力。

RCEP来了,既是机遇,也是挑战,聊城企业要积极求变、主动应变,进一步打通与RCEP缔约方间的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在供应链上摘金夺银,让RCEP原产地规则为我所用,而不是被它所限。

2022-01-11 1 1 聊城日报 content_2011.html 1 RCEP来了,降税背后是生产链的重塑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