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心聚力绘蓝图 扬帆起航谱华章
东昌府,历史悠久,钟灵毓秀。奔腾澎湃的黄河在这里留下农耕文明的印记,是其生生不息的根脉;波澜壮阔的京杭大运河为其注入商业文明的基因,带来数百年的繁盛。
水波千年未变,时代已万象更新。党的十八大以来,东昌府区在奋力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区建设新局面上取得了不小成绩。这十年,是东昌府区发展史上极不平凡、极不寻常的十年,也是攻坚克难、积厚成势的十年。东昌府区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省、市工作要求,抢抓战略机遇,积极主动作为,解决了许多以前悬而未解的难题,攻克了许多以前从未碰到过的困难,干成了许多以前想干而没有干成的事情,在探索高质量发展之路上实现破题起航。
十年栉风沐雨,十年春华秋实。3600多个日夜,东昌府区奋发进取、激流勇进,经济发展提质增效、民生工程成果丰硕、城乡面貌焕然一新,向全区人民交出了一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优异答卷。
加快新旧动能转换
高质量发展成色更足
“聊城铁塔商街、东关街、米市街三条老街区崭新迎客。”9月30日晚,聊城人的“朋友圈”被这样一条信息刷屏。
三条老街承载着几代聊城人的记忆,在新时代焕发出了新生机:街区的风貌更新、古香古色的街景、穿梭往来的游客,赋予了城市更大魅力;东关街“原汁原味的民俗记忆”,米市街“沉浸式的生活体验”,铁塔商街“不同凡响的夜经济”,丰富了城市内涵;“以人为本”的城市更新理念,与商贸发展有机融合,激发了城市发展活力。
让“老街”绽放新精彩,是东昌府区在新时代这十年坚持加快新旧动能转换的成果之一。
十年来,东昌府区三次产业占比由2012年的15.2∶40.2∶44.6调整为2021年的6.3∶21.1∶72.6,实现了历史性转变。制造业水平稳步提升,拥有41个工业大类行业中的21个,形成新能源汽车、轴承及保持器、高精管材、高端装备四大主导产业。争创国家级单项冠军、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4家,以聊云数据湖、华为(聊城)数字产业赋能中心等为代表的数字经济聚集区正在加速形成。现代服务业繁荣发展,引进银座、万达等商业综合体,北关街华丽绽放,东关街、米市街、铁塔商街开街,形成“有时尚商业气质、有历史文化底蕴、有水城民俗记忆、有魅力城市风貌”的特色商业街区品牌。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总数达到98家,数量全市第一,河姆渡成功申报省级服务业创新中心,获评全省服务业发展先进区。发展后劲蓬勃有力,高新技术企业由6家增至51家、增长近8倍,拥有市级以上科创平台40家,获评全省创新驱动示范区。树牢“项目为王”理念,建立“1+9+N”工作机制,巴龙国际物流产业园、京东(聊城)数字智能物流港等项目落地建设,今年1—8月份,96个区级、16个市级、13个省级重点项目完成投资均超过序时进度。
事不避难,久久为功。东昌府区党委、政府正以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的昂扬斗志,扛牢责任、抢抓机遇,和105万人民群众共同书写高质量发展答卷。
科学谋划协调推进
城乡变化日新月异
门店窗明几净、车辆停放有序、游客文明有礼……昔日人车混流、风貌不一的北关街,如今旧貌换新颜,让人耳目一新。
“我从小在附近长大,对这里很熟悉,没想到再次来到这里,不但能吃到特色美食,还有古色古香的街区环境,有一种在家乡当游客的幸福感。”市民王磊惊喜地说。
2021年9月份,东昌府区启动北关街城市更新项目,通过借鉴大城市先进经验,着重对街区的风貌特色、蓝绿空间、道路交通、灯光亮化等进行了全面提升,极大地提升了广大市民的生活品质。
新时代这十年,东昌府区坚持科学谋划、协调推进,不断探索具有“首善之区”特色的新路子,城乡变化日新月异。
系统推进城市更新。城区棚户区基本消除,5万余名群众喜迁新居,一批市政道路、老旧小区、背街小巷旧貌换新颜。完善“15分钟生活圈”,健全交通出行、体育健身等服务功能,加快生活服务设施适老化及无障碍改造,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得可期、可触、可感。启动建设高铁新区,顺利通过国家卫生城市复审,全力创建青年发展友好型城区、全国文明城市,聊城“首善之区”建设持续深化。
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统筹推进“五个振兴”,粮食生产连年丰收,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农业龙头企业数量均居全市前列,创建全省乡村振兴示范镇、村16个。加快美丽乡村建设,创建市级以上美丽乡村107个,省级以上森林村居(乡村)9个,获评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农村公路总里程达到1794.5公里,县、乡道三级以上公路比例达到74.2%,优良以上农村公路比例达到79.5%,行政村客车通达率100%,获评全国“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城市更加美丽宜居。
寸寸光阴,十年成金。在全区上下接续奋斗、共同努力下,如今,东昌府区的城市更精致、农村更美丽,群众的幸福感成色更足。
纵深推进改革开放
激发高质量发展活力
“以前,还得专门跑到窗口填写纸质材料,十分麻烦。现在,根本不用出门,通过网络就能一次性办完取水许可业务,实在是太方便了。”前段时间,令光彩铝塑包装印刷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赵登利没想到的是,他只用了3分钟就在网上成功办理了取水许可延续业务,赵登利通过电话感谢东昌府区行政审批服务局工作人员。
这只是东昌府区积极探索新思路、新方法、新举措,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拓展服务范围,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缩影。
新时代这十年,东昌府区坚持纵深推进改革开放,发展动力活力迸发。聚力深化“放管服”改革,接连实施“一枚印章管审批”“一窗受理”“一网通办”“一次办好”等突破性改革,全力打造“东昌微帮办”、“小易”工作室、“4012”服务品牌,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市场主体达到17.5万户、实现翻番增长。经济和生态文明、民主法治、文化等六大领域体制改革深入推进,谋划推进信义东昌府、安全生产协会、信访工作机制改革、“首善之区·一诺千金”等一批具体改革事项。开放程度越来越高,加快融入“一群两心三圈”区域发展布局,深度对接京津冀协同发展等国家战略,成功创建国家级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中交、中化、易华录、旷视科技、华为等企业落户东昌府区,十年来引进项目845个,到位资金635亿元。大力开拓RCEP新市场,深化与日韩、东盟及“一带一路”国家经贸合作,十年进出口总额达到157.2亿元,同比增长72.7%。积极组织参加青岛峰会、投洽会和进口博览会等招商活动,今年1—8月份,实际使用外资达到3268万美元,再创历史新高。
改革永远在路上,开放没有休止符。东昌府区坚持深化改革开放,持续激活这片历史悠久的土地,与时代共鸣最强音。
打造幸福宜居高地
绘就最美民生画卷
上午在社区接受免费理疗、义诊;中午在暖心食堂吃上可口的午餐;午间在休息室午休;下午参加社区活动……针对辖区内老年人居多的实际情况,今年以来,古楼街道向阳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着力打造“为老”日间照料家居屋,如今这种家社共建的居家养老新模式已日趋完善。
开展普惠养老服务,是东昌府区提高群众幸福指数的一项具体举措。十年来,东昌府区坚持推动普惠均衡之变,民生福祉更加殷实。
全力兜牢社会保障底线。十年来,城镇新增就业人数累计82296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人数7568人。累计发放创业担保贷款4.19亿元,全区就业形势持续稳定。搭建“云招聘”平台,累计提供就业岗位32411个。养老、工伤、失业保险参保人数达到47.53万人次,累计基金征缴77.73亿元。引进硕士研究生302人,专科以上毕业生6450人。累计为农民工讨要工资约3200余万元。城乡低保标准从305元、150元,提高到829元、648元;城乡特困供养标准从5490元、2520元,提高到14904元、10152元。建立残疾人“两项补贴”制度,累计发放资金6500万元。实现县、乡、村三级儿童关爱保护网络全覆盖,孤困儿童基本生活费标准由每月300元,提高到1694元。建成社会养老机构15家,设置养老床位2694张。建成运营城市社区日间照料中心15家,农村幸福院13家,基本民生得到历史性改善。
教育,是最大的民生。十年来,全区累计投入53亿元,大力推进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成立了4个教育集团,全面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累计公开招考中小学、幼儿园教师5113人,新增班额1687个,55人以上大班额全部消除,符合条件的适龄儿童100%入学。新建、改扩建幼儿园83所,新增学位1.86万个,努力让孩子们能够在舒适的环境中茁壮成长。同时,高中“走班”教学、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不足、职业教育、特殊教育学校规范化建设等问题历史性地得到了解决,教师“周转房”建设全部完成,农村教师“住有所居”的梦想第一次成为现实,城乡办学条件基本达到均衡。
医疗服务,关系到群众的生命健康。十年来,东昌府区对卫生健康事业投入逐年加大,累计投入27亿元,全面推进医疗体制机制改革。基本公共卫生人均服务经费增长84元;年均累计建立居民电子健康档案87万余份。医疗质量逐年提升,在全市率先成立了妇幼健康专科联盟。中医药事业快速发展,国医堂建设从无到实现全覆盖。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不断完善,16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共有329支团队,签约居民总数超51万人。建成省级示范标准村卫生室3所,市级示范标准村卫生室15所,区级示范标准村卫生室157所,即将在全市率先完成公办医疗机构全覆盖,切实解决老百姓看病就医“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翻开东昌府区的“民生答卷”,还有不少成绩值得称赞:全区民生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保持在80%左右,2020年获评中国最具幸福感百佳县市。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41个省定贫困村全部摘帽,2万多贫困人口全部实现稳定脱贫。扎实开展“四史”教育,不断加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城市书房、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农村公益电影放映、送戏下乡活动实现全覆盖。东昌府区人民检察院被授予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荣誉称号,平安东昌府、法治东昌府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成果不断巩固扩大,安全生产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大幅下降,社会大局保持和谐稳定。
悠悠万事,民生为大。在新时代新征程上,东昌府区将释放更多的民生红利,绘就更美的民生画卷,奋力走好新时代的“赶考”之路!
坚持绿色发展理念
生态环境持续向好
水秀城美、平畴披绿是大自然馈赠给东昌府区的宝贵财富,也是这座千年古城赖以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命脉。
10月6日上午,在凤凰工业园区山东高崎电机有限公司喷漆房内,几名工人正对电机进行喷涂作业,喷漆中产生的废气,通过收集装置进行有效收集,经60000m^3/h活性炭吸附+催化燃烧环保治理设施废气处理系统进行统一处理。“我们在东昌府区生态环境分局的指导帮扶下,新建了喷涂、浸漆废气综合治理提升改造项目,在干式过滤、活性炭吸附脱附、催化燃烧等7道特殊工序的处理下,有机废气的综合去除率可达90%以上。”高崎电机副总经理刘耀军说。
大气质量,关系民生福祉。东昌府区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实行点面结合、综合治理,深入推进工业企业、机动车、餐饮油烟和扬尘等领域专项整治。2021年较2016年,空气优良率提高19.8个百分点,PM_2.5浓度由83微克/立方米降至46微克/立方米,重污染天数由36天降至16天,“蓝天白云、繁星闪烁”成为“日常品”。
十年来,东昌府区把良好的生态环境作为发展命题的应有之义,把绿色、生态理念贯穿改革发展稳定的全过程、各方面。
水环境质量总体向好。东昌府区深入贯彻落实《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专项规划》和《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坚持科学“治水”,升级“治、用、保”体系,市控以上断面全面达到地表Ⅴ类水标准,全面消除劣Ⅴ类水体,城区全面消除“黑臭水体”。
土壤环境风险得到基本管控。东昌府区深入开展危险废物排查整治专项行动,圆满完成辖区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达到100%,以实际行动确保了群众吃得放心、住得安心。
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东昌府区扎实推进“四减四增”行动,严格落实“能耗”双控制度,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积极推进整区屋顶分布式光伏规模化开发试点建设,如期完成僵尸企业处置、“十三五”能耗强度控制目标。
繁星朵朵是梦想,山清水秀有希望。东昌府区正在全力构建绿色、生态体系,创造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未来。
从严从实管党治党
点燃事业发展“红色引擎”
“党员干部是干事创业的‘领头雁’,是攻坚克难的排头兵。东昌府区积极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落实新时代好干部标准、锻造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在9月27日上午举行的“聊城这十年·东昌府”主题新闻发布会上,东昌府区委书记马军权表示。
十年来,东昌府区坚持从严从实管党治党,党的建设全面加强。认真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东昌府区委获得山东省干事创业好班子荣誉称号。坚持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不断提高“政治三力”,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持续强化理论武装,扎实开展党内集中教育,常态化落实“第一议题”制度,自觉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牢固树立正确选人用人导向,严格落实新时代好干部标准,坚持在重大任务、重点工作一线考察识别干部,着力建设“四专”高素质干部队伍。不断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实施强基固本行动,深化“抓镇促村”责任制,统筹推进各领域党建,建好用好“两代表一委员”工作室,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充分发挥。弛而不息正风肃纪反腐,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大力弘扬“严真细实快”工作作风,深入开展“保争提做”专项整治。坚持严的主基调不放松,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让干部更加清正、政商更加亲清、社会更加清和、生态更加清朗。
回首过去,豪情满怀;展望未来,信心百倍。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东昌府区将继续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锚定“走在前、开新局”,聚焦“六个新聊城”建设,努力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上取得新的更大成效,加快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