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民营经济 贡献亲清力量
——市工商联在助力聊城高质量发展中展现新作为
■ 张英东 张凤轩
立足“两个大局”,胸怀“国之大者”,是谋划工商联工作的根本出发点。聊城市工商联坚持“严真细实快”的工作作风,按照省工商联“1+2+5+N”工作要求,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抓重点、促亮点、求实效,努力打造工商联工作的聊城品牌,为建设“六个新聊城”贡献工商联的亲清力量。
政企面对面,服务零距离
推出“亲清会客厅”工作品牌
做到既“亲”又“清”,是构建新型政商关系的关键。今年4月23日,聊城市“亲清会客厅”正式运行。
“亲清会客厅”由聊城市委统战部、市工商联牵头,以市民营经济统战工作协调机制成员单位为主发起设立,通过组建“亲清服务团”,开展“亲清面对面”活动,重点情况和问题形成“亲清直通车”,开启解决企业问题的“绿色通道”,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和民营经济人士健康成长,让涉企政策部门和民营企业在“面对面”的基础上,实现“亲清心连心”,形成政企沟通常态化机制。
“亲”“清”两相宜,政商关系健康发展才能有效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亲清服务团”由市直有关单位1名分管领导和2—3名熟悉业务、掌握政策、政治站位高、有担当情怀的业务骨干组成。全市28个部门共95人的“亲清服务团”成员名单,在“亲清聊城”公众号等媒体公开,并根据工作需要进行动态调整,尽力为企业提供全面、高效服务。
“亲清会客厅”实行“双周会客制度”“双召集人轮值制度”,每两周开展一次活动,采取“2+N”模式,即部门方2名召集人,包括1名涉企服务部门负责人和1名市工商联驻会县级领导,根据需要选定N名“亲清服务团”成员;企业方由2名市工商联企业家副主席(副会长)协助召集,N名企业家代表参与。
“亲清会客厅”运行机制实行“台账管理”制度,每次会客厅活动后,整理汇总出活动情况、收集的问题或意见建议,经召集人审阅后报总召集人签发形成《亲清工作动态》和问题意见建议台账,分类解决企业反映的问题。
截至目前,“亲清会客厅”已成功举办11期。其中,市委书记主持召开1期,极大地振奋了企业发展信心;举办“走进商会”专题活动1期,17个部门牵头组织或参加活动,132家企业或商会来到“会客厅”,推动解决或答复共性问题10余个、个性问题80余个。
以商招商,内引外联
塑强助力“双招双引”工作品牌
“双招双引”是推动全市经济工作的“第一战场”。今年以来,市工商联系统直接招引或提供线索的项目,共计28个,拟投资额达162亿元,其中7个落地项目进展顺利,完成投资近8亿元。
市工商联立足自身职能,充分利用“工商联+商会+民营企业”的网络优势,凝聚人人都是“双招双引”排头兵和主力军的思想共识,发挥企业“双招双引”主力军和突击队作用,在每个商会和重点骨干企业设立“双招双引联络员”,开展以商招商,内引外联,形成了上下协同、纵横交错的网格化格局。
市工商联借鉴外地先进经验做法,通过组建聊商联盟会,谋划建设“商会之家”,创建“聊商驿站”,为全市直属商会健康运转提供便利条件,为异地的聊城商会助力“双招双引”活动搭建互通平台,打造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示范引擎。“商会之家”聚焦招引高质量项目、扩大有效投资,引进高水平人才,培育发展沃土,推进招商引资和招才引智协同发展、融合互动,实现项目、资金和人才的相互耦合。通过充分发挥异地的聊城、山东商会资源信息优势,推介聊城市营商环境、产业优势、人才措施等,打响全国“聊商”品牌,助力“双招双引”。
政策扶持,普惠小微
擦亮惠企“春雨润苗”工作品牌
民营企业是富民强市的生力军。今年以来,市工商联、国家税务总局聊城市税务局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中小企业纾困解难健康发展的决策部署,推进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落实落细,联合开展2022年助力小微市场主体发展“春雨润苗”专项行动,助力市场主体增信心、强创新、解难题。
市工商联与市税务局着力打造“税务+商会”税费服务新模式,双方商定包括精准政策扶持、精细税费服务、精心纾困解难、精确税收执法、精诚税收共治5个方面18项合作措施,从打破政策推送壁垒、拓宽税费服务深度、破解企业发展困难3个方面为民营企业发展注活力、添动力。
聊城市创新打造税费服务事项下沉“驿(一)站办”新模式,以工业园区、开发区等产业聚集区域、商协会等为阵地,建立税收服务新站点,深入开展全链条靶向服务,目前已建成3个服务驿站。积极推行“综治+税治”双网格联动服务试点工作,建立起包含143名税务人员和2850名社会网格工作者的网格服务管理团队。截至目前,通过社会网格渠道推送政策宣传辅导信息1996条,组织社区网格员开展日常走访纳税人8192户,累计征集纳税人意见建议274条。
聊城市深入开展“银税互动”,将纳税信用转化为融资信用,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困难。今年1—8月份,全市累计为4997户次纳税人授信贷款25.55亿元,切实帮助中小微企业减轻负担、激发活力。持续推进“助企补链”行动,运用税收大数据深入开展产销匹配分析,疏通产业链、供应链“堵点”,为有购销需求的企业寻找潜在供应商或采购商,促成38户重点企业与供需匹配的企业自行自愿按市场化原则实现有效购销,累计开票成交金额4659.71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