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活闲置资源 引来流量“出圈”
聊城9120处废弃坑塘华丽转身
本报讯 (记者 苑莘) “听说咱们村这个坑养鱼去年赚了不少,回头给俺们村指导指导呗。”10月15日,莘县妹冢镇杨楼庄村党支部书记张虎增同该镇苗楼村联系学习取经事宜。今年,我市在全省率先开展以乡村“废旧坑塘”建设“美丽鱼塘”工作,已使9120处坑塘得到有效治理,为农村地区新增休闲渔业产值1.17亿元,打造了独具特色的美丽名片。
我市地处鲁西内陆地区,存在农村闲置坑塘脏乱差和发展渔业无场所的问题。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我市在全省率先成立了发展乡村坑塘渔业领导小组和专家技术指导小组,制定两项推进政策,融合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美丽乡村“坑塘治理”,大力发展生态渔业,巧妙破解了这一矛盾。
针对坑塘资源分散的特点,我市广泛发动,采取“市级奖补、镇村筹资、企业运营、村民入股”的项目化推进方式,设立乡村渔业发展专项奖补资金,对治理改造乡村废弃坑塘发展渔业生产的村庄每亩奖补6000元,再由镇村进行发动,吸引有资本投入能力的企业对坑塘进行改造,鼓励村集体和村民入股投资、参与分红,构建起“政府引导、企业帮扶、村民参与”的有效推进机制,在全市30多个乡镇、342个村庄推广。
在工作中,我市还专门组织研究制定了乡村坑塘渔业模式技术要点,创新实施包括池塘生态养殖、池塘工程化循环水养殖、圆筒式养殖、渔藕综合种养和休闲渔业等5类适用于乡村坑塘养殖技术模式,积极推广专业养殖企业托管运营等经营方式,保障了坑塘渔业的效益。“将乡村坑塘所有权和运营权分离,并加以合理利用,3至5年即可收回治理成本。”市农业农村局工作人员刘忠利介绍。
“我们依托坑塘改建的鱼塘每年开展垂钓大赛,吸引了不少钓友,迈出了村里搞乡村旅游的第一步。”莘县张鲁回族镇菜园村党支部书记徐振鹏表示,村里的垂钓园已经有模有样。如今,我市乡村鱼塘建设已同美丽乡村、乡风文明等多项重点工作联动,具备渔业养殖、休闲旅游、乡村记忆等多项功能,成为美丽乡村的崭新名片。目前,全市已建成集水产养殖、弘扬乡风文化于一体的各类“美丽鱼塘”363个,320多个乡村坑塘发展成为网红直播打卡地,发展起集渔业养殖、休闲垂钓于一体的乡村坑塘218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