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看田畴织锦绣 追风逐日铸辉煌
——聊城市农业农村工作高质量发展综述
■ 夏旭光
这是聊城农业发展增速的十年:从2011年的粮食产量53.75亿公斤,到2021年超过56.5亿公斤,实现“十九连丰”……
这是聊城农业产业提质增效的十年:全市农林牧渔总产值从2011年的444.10亿元,到2021年的711.91亿元;2021年全市规上农产品加工企业营业收入超840亿元……
这是聊城农民生活更加富裕富足的十年:2011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649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735元;2021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262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512元……
“民以食为天,食以粮为本。市农业农村局始终锚定争创一流、笃志走在前列,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全面提升乡村振兴质效,农业农村各项工作实现新的跨越,取得新的突破。”市委副秘书长,市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王同章表示,“全市农业农村系统将抢抓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机遇,紧紧围绕‘六个新聊城’目标定位,瞄准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等重点任务,走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兴农之路,着力提升农业农村现代化水平,奋力谱写乡村振兴齐鲁样板聊城篇章!”
靶向施策 精准扶贫
绘就幸福新画卷
“孩子们每月给俺交200元孝善养老金,政府每个月还补贴20元,俺家每年又多了2640元的收入;大儿子在村里也干上了乡村公益岗。赶上了这样的好政策,俺不光吃穿不愁了,生活也越来越带劲了!”9月22日,正在院子里乘凉的脱贫户、临清市唐园镇西桥村村民张绍轩笑得合不拢嘴。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党向人民、向历史作出的庄严承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市全面贯彻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精准发力、靶向施策、聚力攻坚,举全市之力打赢脱贫攻坚战,历史性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目前,全市累计完成农村贫困人口脱贫25.85万人、退出省扶贫工作重点村676个;通过落实产业就业等多种帮扶措施,贫困人口年人均纯收入由2015年度的2661元增长至2020年度的8889元,绘就了一幅全面小康幸福新画卷。
我市建立顶格领导指挥系统,成立党政主要负责同志任组长的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统筹负责脱贫攻坚工作,每月召开一次会议,市委常委会每季度研究一次扶贫工作,建立起一套科学完善、行之有效的脱贫攻坚政策体系,传导压力、压实责任,全力推进、狠抓落实。坚持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互为支撑的“三位一体”大扶贫格局,累计投入中央、省、市、县财政专项扶贫资金24.4亿元。投入产业扶贫专项资金15.2亿元,实施光伏发电、蔬菜种植、特色养殖、扶贫车间等项目1425个,累计产生收益2.6亿元,带动贫困人口79.5万人次增收致富;强化金融扶贫支撑,发放“富民生产贷”8.3亿元、“扶贫小额信贷”2893.2万元,1.9万余名贫困人口通过自主创业、就业务工实现增收脱贫;投资61.3亿元,新改建农村公路5338.3公里,改造重点村道路866.2公里;投资4.5亿元,进行重点村农网改造升级和机井通电等民生工程……
为了精准帮扶特困群体,我市推广“邻里互助+集中供养+日间照料”三位一体模式,改建新建集中供养中心、日间照料中心72处,选聘邻里互助护理员3027名,累计托管失能人员5326人次、护理困难群众6351人;推广以奖代补孝善养老扶贫模式,引导子女孝心养老、社会行善助老,覆盖贫困家庭3.45万户。
政策集成兜底线,聚焦“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核心标准,建立到户到人的脱贫保障机制。加大控辍保学力度,累计发放各类资助资金9.1亿元,精准资助救助贫困学生58.4万人次,办理生源地助学贷款7.5亿元,惠及学生9.6万人;投资12.2亿元实施农村饮水安全提升工程,建成农村供水工程15处,铺设管道7500公里,实现“同源同网同质”供水,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全面解决……
如今,我市积极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全市1425个项目全部纳入产业项目监测管理平台,在全省率先实现扶贫项目全流程可视化管理;充分发挥防返贫暨乡村振兴智慧云平台作用,累计动态监测数据1万余条,识别监测帮扶对象606户、1795人,实现脱贫享受政策户、动态监测户帮扶责任全覆盖。
聚才兴业 育才兴农
锻造发展生力军
“齐鲁乡村之星”蔡目瑞在莘县大规模发展蔬菜大棚初期,引进蔬菜优质新品种,创立山东豪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目前拥有高标准智能联动温室12000平方米,高标准日光温室30810平方米,品种试验田24亩,带动周边3万余人、10万余亩基地种植香瓜、西红柿。临清“桑黄王”王荣祥,依托敏锐的“市场”嗅觉,发现了古桑资源的产业价值,创立集桑黄种植、桑产品研发、加工于一体的临清清源正本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带动周边3000余户农民种植桑黄,亩均年收入达10万元,并探索出桑黄—羊肚菌“双菌”轮作模式,亩均增收3万元……
人才是乡村发展的“灵魂”和“基石”。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广大农民是主体。市农业农村局坚持以乡村产业发展为基础,通过搭建平台,筑牢农村产业基础、培育高素质农民,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动能和源头活水。
栽下“金梧桐”方能引来“金凤凰”。我市通过打造产业发展平台,以产业吸引集聚人才。当前我市拥有省级以上现代农业产业园6个、产业强镇11个,园内引进高端人才70余人,专业技术人才1975人,带动33.6万人就业创业。
群雁高飞头雁领,群羊奋进头羊带。我市因地制宜育人才,打造现代农业人才培养阵地。充分发挥“土专家”“田秀才”示范带动作用,发掘我市本土人才和能工巧匠,共计评选出97名齐鲁乡村之星、100余名市级乡村之星;采用“差异化”“订单化”培育模式,根据人才的期望、兴趣爱好培养懂管理、懂技术、懂“三农”的实用型人才队伍,3年来培训基层农技人员1798人;我市以能力提升为导向,创新高素质农民培育“543”培训模式,拥有培训师资219人,乡土能人、土专家32人,培训高素质农民3万余人。
出台制定《聊城市职业农民职称评定方案》,创新开展职业农民职称评定,明确评定导向和范围,构建多类别多梯次评定机制,为优秀人才开通绿色通道,政策扶持激发了职业农民积极性。目前,共评定农民正高级农艺师10名、农民高级农艺师20名、农民农艺师84名、农民助理农艺师185名,并按10000元、8000元、5000元、3000元的标准为他们发放一次性政府补贴,进一步壮大了我市农村实用人才队伍。
依托省级专家服务基地,市农业农村局开展专家服务基层活动140余次,培训涉农专业技术人员1万余人次;组建20支“科技特派员乡村振兴服务队”,5个科技特派员产业服务团开展结对帮扶服务……
一批批优秀乡村人才发挥示范带动作用,为乡村振兴增添更多新的活力,带动了一批批特色产业由小及大、由弱转强。
统筹推进 提质增效
加快现代化步伐
金秋十月的聊城大地,良田相接、平畴如织,连片的玉米地里,一穗穗玉米颗粒饱满,处处是一幅幅秋收田园画,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农业现代化,关键是农业科技现代化。我市紧紧围绕“六个新聊城”的目标定位,走在前、开新局,统筹推进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大振兴”,不断加快建设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现代农业强市,谱写乡村振兴的聊城新篇章。
我市绷紧粮食安全这根弦,用良种和良田稳住了基础,用科技和服务提升了产量,整市推进农业生产托管,全市成方连片开展生产托管面积达到粮食种植面积的70.83%,全程托管面积达到粮食种植面积的50.78%,粮食生产“二十连丰”已基本成为定局。2022年,我市夏粮再获丰收,播种面积618.59万亩,比上年增加1819亩;单产459.17公斤/亩,比上年增加1.15公斤/亩;总产284.03万吨,比上年增加0.79万吨,呈现面积、单产、总产“三增”态势。“菜篮子”产品供应充足,在田蔬菜面积101.62万亩,日收获产量29516吨,日上市量29425吨。建立生猪调控基地88家,生猪存栏169万头,同比增长12.2%,肉蛋奶、水产品产量稳定,供应充足,积极组织肉蛋奶、瓜菜菌运往上海、吉林等地,为全国疫情防控作出聊城贡献。
十年来,我市立足农业大市,着力打造“米袋子”“菜篮子”“果盘子”等,农业产业发展走上提质增效的“快车道”,现代农业多项工作位居全省前列。仅2022年上半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就达到427.4亿元,同比增长6.4%,列全省第2位;渔业生产势头良好,全市渔业产值达22亿元;着力提升农田效能,我市被农业农村部定为全国唯一整市高标准农田工程保险全国试点单位,高唐入选高标准农田整县推进示范县;家禽加工产业集群入选山东省“十强”产业“雁阵形”集群……
农产品加工业一头连着农业、农村和农民,一头连着工业、城市和市民,是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支撑力量。我市把农产品加工业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通过延伸产业链、融合创新链、提升价值链,实现了农产品加工业的快速提升。我市壮大产业振兴载体,扎实推动冠县、临清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累计成功创建高唐县姜店镇等国家级农业产业强镇5个;建立乡村产业振兴重大项目库,首批筛选58个重点项目,年度计划投资40.71亿元;成功培育莘县、冠县2个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香江电商科创中心意向入驻企业500余家;构建县乡村三级电子商务服务体系,建设154个乡镇服务站、5055个村级服务点;加强农产品品牌培育,“冠县灵芝”“冠县羊肉”“临清桑黄”3个特色农产品被纳入2022年第一批“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凤祥食品生鲜鸡肉被列入第一届“好品山东”名单;高效利用涉农资金,市级整合涉农资金8.99亿元,持续扩大农村金融服务规模和覆盖面,涉农贷款余额为1551亿元,同比增长4.44%。今年1—8月份, 全市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业企业共489家,营业收入为581.94亿元,同比增长11.6%。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达到380家,其中国家级7家、省级52家。
渔业是农业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市立足大食物观,充分发挥渔业在落实新发展理念、拓展食物来源、促进农民增收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深化渔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数量和质量并重、生产和生态协调、发展和安全统筹,不断提高水产品稳产保供水平,着力推进渔业高质量发展。我市聚力渔业养殖品种向“名优特新”方向发展,打造东阿黄河鲤鱼、高唐锦鲤和茌平大口黑鲈三大特色渔业。东阿县被评为“中国黄河鲤鱼之都”,年总产量达到5300吨,产值2.2亿元。高唐县被评为“中国锦鲤之都”,年产精品锦鲤1000万尾,产值8亿元以上。茌平鲈鱼实现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飞跃,年产优质鲈鱼1300吨,优质育苗4000万尾,产值达1亿元,建有华北地区最大规模的加州鲈鱼工厂化养殖和育苗基地。
精准打造 全域推进
描绘乡村新面貌
建设美丽乡村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是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部分。近年来,我市多措并举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提档升级,从村庄基础设施、文化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产业发展等多个方面全力打造“三生三美”美丽乡村示范村,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设“美丽中国”贡献力量。截至目前,全市已累计争创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214个,市级美丽乡村示范村600个,县级美丽乡村示范村1235个。
为持续提升发展后劲,我市推广政府主导、社会资本投入、村为主体、群众支持的合作模式,变“单向帮扶”为“多方合作”,破解了村集体长期“造血”难的问题。树立“企业优势+村庄特色”的发展理念,找准产业项目契合点,以“资金、资本、资源”通盘谋划找准利益共通点,最大限度实现村企互惠共赢。
筑牢文明实践主阵地,按照有场所、有队伍、有活动、有项目、有机制的标准,实现全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基本全覆盖;今年,我市扎实推进文化惠民工程,开展“一村一年一场戏”文化演出2419场,开展“五为”志愿服务项目1582个、志愿服务活动1.87万余次,打造东昌府区“雷锋超市”、莘县“残餐有味”志愿服务品牌;开展形式多样的群众性文化活动500余场;大力建设“书香聊城”,开展乡村阅读活动7000余场,公益放映电影9962场。
乡村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启动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3456提升工程”,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整县提升、整镇协同推进机制。探索建立“五查”(暗访查、县级交叉互查、镇村自查、媒体查、群众举报查)检查督导新模式,反馈解决各类问题1.8万余个。创建“美丽庭院”20.6万户,实现村村建有“美丽庭院”。
乡村建设行动扎实推进。持续开展实施“六治”攻坚、四类专项治理行动,启动建设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36个,目前已基本完成建设任务。巩固农村“厕所革命”,完成农村改厕3000户、整村推进村30个,新增农村改厕服务站61个,摸排整改问题9.6万个……
关山初度尘未洗,快马加鞭未下鞍。在新征程上,聊城将以更大决心、更高目标、更强力度乘风起航,谱写农业全面升级发展的壮丽篇章,描绘实现全面乡村振兴的宏伟蓝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