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摊位改造后,收入增加两成”
——商户点赞文苑路便民“摊点群”
■ 本报记者 林金彦
10月28日上午10时50分,39岁的郭献文和妻子栾晓雪来到市城区文苑路的面食摊点,从车上卸下新鲜食材,收拾好灶具和餐具。11时,前来买饭的市民络绎不绝。二人穿着正红色工装,为顾客制作土豆粉、炒面等,忙碌而快乐。
说是面食“摊点”,其实是一间6平方米的小屋。这间小屋由东昌府区综合行政执法局联合陈庄股份经济合作社共同改造建设,在这条街上共有37户,组成了文苑路便民“摊点群”。时至中午,秋日的阳光暖暖地照在这些绿色的板房上,文苑路上人流如织,浓浓的烟火气已经融入他们的生活。
金柱大学城片区居民小区、学校集中,居民多达4万余人。周边无便民市场,以前有很多流动摊点,成为城市管理的难点。“那时候这些小摊贩一查就跑,天天‘打游击’。”东昌府区综合行政执法局执法三中队队长王爱民介绍,为了解决这一难题,他们一开始划定了临时经营规范摊点,让商户定时定点经营,但效果不明显。2019年,他们与陈庄股份经济合作社经过研究决定,对临时摊点实施升级改造,采取疏堵结合的方式进行管理。在文苑路东侧集中设置了便民“摊点群”,划定专门的经营区域,并由专门工作人员进行管理。
当日,记者在文苑路看到,一间间墨绿色的售货亭南北方向整齐排成一排,每间售货亭前都统一放置了垃圾桶,屋内配备了油烟净化系统、安装了空调,整个操作间干净整洁。而且,这条街上所有的商户全部使用电能源操作,并安装了漏电保护开关,远离液化气罐,方便又安全。“这条街上的摊点都建立了电子管理台账,卫生和秩序由专门公司负责。市场监管部门也定时抽检,保障了食品安全。”王爱民说。
不仅如此,文苑路便民“摊点群”的商户全部办理了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食品经营许可证等证照,不少商户还开通了外卖业务。“摊位改造后,生意很好,再加上外卖,收入至少增加了两成。”郭献文对此很有感触。他于2016年开始摆摊,亲历了文苑路的变化,对现在的改变十分满意。
目前,文苑路已经成为聊城的“网红美食街”。“我们还会继续建设二期,全部建成后,将达到70余户,安置就业近200人。”陈庄股份经济合作社党支部书记李庆磊介绍。
“城市管理要下足绣花功夫,要践行‘七分服务、二分管理、一分执法’工作方法。”东昌府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局长谭宪鹏表示,通过建设便民摊点群,引导流动摊贩规范、有序经营,让“地摊经济”散发烟火气的同时,兼具文明风,实现了城市的精细化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