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优化林果产业布局助农增收
本报讯 (记者 王培源) “我这桃园占地40亩,名优品种有40余个,通过阶梯式配植,实现了月月都有新桃上市。”10月27日,东昌府区梁水镇梁闸村村民崔保彦正在自家的桃园里忙活。
梁水镇紧紧围绕“兴林果产业,助推经济发展”,充分发挥和调动各级林长的主观能动性,提高服务专业化水平,以镇林业站技术人员为依托,探索出了林果服务、技术保障、林果栽培、病虫害防治、责任制落实等一系列管理模式,走出了一条林果发展新路子。截至目前,该镇共发展各类林果专业种植面积2000余亩,年产值超过4000万元,带动群众就业500余人。
冠县是林果大县,林果业已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冠县不断培植壮大林果产业,从健全标准化生产管理、推广果园覆草、抓品牌创建、开展“托管”服务等方面入手,着力提升果品在高端市场的竞争力,促进林果产业提质增效。同时,挖掘樱桃、桑葚等100个名特优品种资源,建立特色林果示范园,建设优质大樱桃、优质苹果、优质梨、优质大棚油桃4个生产基地,打造黄河故道沙区林果产业带。目前,全县拥有优质经济林面积16万亩,年产优质果品40万吨、产值9.7亿元。
今年,我市把发展特色林果业作为促进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重要举措,推动特色林果业由规模扩张向提质增效转变。按照发挥区域优势、突出产品特色的原则,鼓励支持新型经营主体,培育壮大设施瓜菜和特色林果栽植,打造规划合理、特色鲜明、效益良好的规划布局,形成了全国知名的优质苹果、梨、大樱桃、葡萄产区,并带动近郊休闲采摘产业蓬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