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街新生
■ 本报记者 朱玉东
东关桥下,驴市口往南,是一条古老的商业街——米市街。米市街是漕运兴盛以来聊城最早的粮食集散地,呈现了数百年来粮店聚集、车水马龙、人来人往的盛景。直至民国年间,粮业衰微,最后只留下一个街名。
新中国成立后,聊城县粉末冶金厂、聊城县制鞋厂、聊城县皮鞋厂、聊城县家具厂等纷纷入驻,米市街日渐繁荣。至上世纪80年代,各企业先后停产,许多厂房闲置,改作他用。
2021年开始,我市启动东关片区城市品质提升项目,对东关街、米市街等历史文化街区进行改造提升,主要包括基础设施改造和沿街路面整治,修缮老建筑,对滨水景观、街区入口场地等进行环境提升。对于街区内的老厂房,力求在保持历史建筑风格与价值的基础上,改造为现代功能空间。原有的空闲场地在增加文化展示元素的基础上,新建了儿童活动场所、休闲座椅、停车场、滨水步道等功能设施,为周边居民与游客提供了文化休闲活动空间。
改造提升后,老街区变得年轻时尚了,但雅致的外表下仍散发着浓浓的历史文化气息。
现在,东关片区内的老街已成为聊城市民打卡新地标,正以全新的姿态融入时代大潮,迎来新生。
(本版图片除署名外,其他均为朱玉东拍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