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6版:专题
放大+  缩小-   默认o

继往开来 砥砺前行

——聊城公交集团推进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纪实

2022年11月1日至2023年3月31日,我市主城区实行免费乘坐公交车政策

市民乘客为免费公交点赞

国企改革专题讲座

管理人员学习使用聊城市“智慧公交管理系统”

新时代,新格局,新发展。2022年是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收官之年。聊城公交集团一路探索,一路开拓,一幅幅砥砺奋进、团结进取的生动画面徐徐展开。

铸魂强基激活内生动力、城区公交实现新能源化、“智慧公交”便捷利民、企业转型发展活力迸发……三年来,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纵深推进,聊城公交集团主动承担起“文明公交、发展惠民”的重任,为全市公共交通事业高质量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革故而鼎新,踵事则增华。三年间,聊城公交集团坚持把加快推进国资国企改革作为转型发展、追赶超越的关键一招,聚力于“国企敢干”,务实于“公交担当”,建组织、强党建、引人才、抓项目、创品牌,以一系列举措凝聚人心,汇聚起高质量发展蓬勃力量,谱写了继往开来满目新的动人篇章。


新作风

坚持党建引领,铸魂强基激发动力


2020年以来,面对疫情反复、主营收入下降、外部竞争加剧等不利因素,聊城公交集团全体职工众志成城、齐心协力,顶住了资金压力,保障了民生出行,集团发展迈出新步伐。

“疫情之下,能够实现逆势上扬,归根结底,是党的领导起了决定性作用。”聊城公交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张保国感慨道,“公交集团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密码’,就是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真正实现党的领导与公司治理深度融合、党的建设与国企改革同频共振,充分发挥党建引领的‘头雁效应’。”

3年间,聊城公交集团党委坚持把“把方向、管大局、促落实”的工作要求内嵌到企业改革发展和生产经营各个方面,全面落实“两个一以贯之”要求,推动集团各层级落实“党建入章”“双向进入、交叉任职”“一肩挑”,界定集团党委会、董事会、经理层职责范围,厘清党委与其他治理主体权责边界,从体制、机制、程序上推动党的领导与公司治理有机融入,确保了集团始终沿着正确航向前行。

党建工作做实了就是生产力,做强了就是竞争力,做细了就是凝聚力。充分激活基层党组织细胞,方能推动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从而把党建工作成效转化为企业发展优势。近年来,集团党委以加强基层党组织过硬党支部建设、党支部星级评定工作为重要抓手,基层党建质量得到根本性、实质性提升。2021年,机关党支部、新能源汽车公司党支部被聊城市国资委评定为“示范(五星级)党支部”,其余6个党支部均被评定为“过硬(四星级)党支部”。

为不断扩大党建工作覆盖面,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2022年以来,聊城公交集团与市委统战部、市纪委监委、东昌府区教体局等部门合作,相继推出“民族团结号”“春苗直通车”“书香公交”“青春奋进号”等公交专线及“清风水城专线”主题巴士,打造特色公交线路、主题车厢,不断满足市民对公共出行的需求,带给水城百姓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新面貌

干部“能上能下”,改革发展活力十足


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高素质队伍。三年间,聊城公交集团主动作为、综合施策,聚焦治理机制、用人机制、激励机制等关键环节,现代企业制度不断完善,治理能力明显提高,员工队伍与企业发展内生动力逐步增强,综合实力持续提升。

“职务晋升了,收入增加了,责任更大了,干劲也更足了。非常感谢公司对我的培养与帮助,让我不断成长和提升。”聂佳栋说。今年28岁的聂佳栋于2018年进入聊城公交集团,成为一名普通的管理人员。今年3月,他报名参加竞聘,从众多竞聘者中脱颖而出,被提拔为中层副职管理人员。

亮出干部优与劣的标尺、上与下的准绳,对健全能上能下的选人用人机制,建设德才兼备、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具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意义。近年来,聊城公交集团在持续履行好企业和社会责任的同时,深入推进劳动、人事、分配三项制度改革,相继出台《薪酬管理制度》《中长期激励管理办法》《人才梯队管理办法》,激发了干部职工干事创业的热情和积极性,是聊城公交集团推进三项制度改革的生动写照。

“能者上、优者奖、庸者下、劣者汰,是集团选人用人的鲜明导向。”集团党委办公室主任王琳说,“这次中层管理人员竞聘上岗,调整职务8人,不胜任退出1人,打破了国有企业管理人员‘铁饭碗’,建立了管理人员‘能上能下’的竞争机制和‘有进必竞’的动态调整机制。”

“上”要德才兼备,“下”要警醒反思。通过建立管理人员“能上能下”的竞争机制和“有进毕竞”的动态调整机制,把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干部选用起来,做到了真管真严、敢管敢严、长管长严,在集团上下营造了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激励广大员工在新征程上奋勇争先、建功立业。


新气象

聚焦服务提升,“为民”公交开进百姓心里


城市公交是聊城公交集团的主营业务,高质量发展的第一个答案便藏在优质服务里。

“车辆消杀清理、开窗通风、戴口罩、测温、验绿码、扫场所码、查验核酸证明,疫情期间大家一定要注意,严格落实疫情防控措施,保障市民乘车环境安全。”聊城公交集团第一分公司经理马树光每次开晨会时都会这样强调,“公交是流动的人群密集场所,我们必须高度重视,确保不出问题。”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聊城公交集团勇扛国企担当,提振城市抗疫信心,无一天停歇,在国内率先推出“微信扫码登记乘车”系统,确保疫情防控工作落实落地,坚持用“宁可十防九空,不可失防万一;宁可十车九空,不可失乘一人”的国企担当和公益坚守,维持着城市功能的正常运转,保障水城百姓出行不时之需,共筑我市全面抗击疫情的壁垒。

聊城公交集团党委副书记、董事、总经理李钦广说:“城市公交是服务水城百姓出行的公益事业。提升服务水平一直以来是我们孜孜不倦的追求。”长期以来,聊城公交集团始终坚持执行低票价和60周岁以上老年人、残疾人、现役军人、退役军人、消防救援人员、水城优才、市级以上道德模范、“聊城好人”等免费乘车政策,学生卡4折乘车、普通卡8折乘车、1小时内免费换乘的低票价政策,连续实施秋冬季免费乘车政策,现日均享受免费群体已逾公交客流的70%,免费金额占应收票款比例达81%,较好地履行了城市公交社会公益职责。以行动展现作风,以服务助力创城,推行“普通话”“微笑”两项服务,深化“亲情”服务,“同爱水城,明德善行”已成为公交人的习惯。

实施国企改革以来,聊城公交集团狠抓服务创新变革,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率先落实“秋冬季供暖期免费乘车惠民政策”;坚持向群众问计问需,开通了5条扶贫线路,满足周边乡镇村民日常出行,为我市精准扶贫作出公交贡献;开通农村客运公交化运营试点专线、扶贫公交专线、社区微循环公交线、免费民生直通车专线等12条线路;践行“德善公交”文化理念,把公交车打造成“失联儿童守护站”“见义勇为工作站”和“爱心救助站”,荣获“见义勇为示范单位”称号。

“秋冬供暖期免费乘车又开始啦!”“一校三馆公交专线已经通车啦!”“春苗直通车真是太方便了!”“6路车那个驾驶员小姑娘服务态度可好了。”“谢谢公交师傅,帮我找回了手提包。”……金杯银杯不如百姓的口碑,金奖银奖不如老百姓的夸奖,聊城公交以诚恳的态度、优质的服务赢得了市民的广泛赞誉。


新发展

创新“智慧公交”,改革成果日新月异


“市区东昌路都装上了电子候车牌,去哪里、坐几路车、还有几站能到,在上面都能查到,可方便了。咱们聊城的公交现在是越来越智能啦!”家住水城嘉苑小区的王涛高兴地说。

从标准款的公交候车亭到配备电子站牌的升级款智能公交候车亭,公交候车亭在时代发展、城市嬗变中不断变迁,见证着聊城公共交通的日新月异,也见证着这座城市的飞速发展。这些变化正是聊城公交集团积极主动创新,勇于改革,全力推行“智慧公交”项目的成效。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近年来,聊城公交集团抢抓数字技术变革新机遇,顺应数字化发展新趋势,以提升市民出行便捷化、智能化为目标,加快公交科技应用步伐,推动公交数字变革,利用“双招双引”平台,与上海托旺联合建设“智慧公交”项目,实现无感认证健康码、云总线、驾驶员行为分析、远程监控、智能提醒等应用,落地了“公交电子站牌”“公交电子导车屏”“智慧公交管理系统”等应用场景,实现省会都市圈交通一体化互联互通,以数据赋能城市公交运营管理,为智慧城市建设添砖加瓦。实现“互联网+”与公共交通领域深度融合。“通过公交数字化转型成果,进一步提升水城百姓出行幸福指数,是我们公交数字化改革的目标和宗旨。”聊城公交集团科技应用中心主任马涛表示。

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实施以来,在聊城公交集团,改革创新的成功案例多点开花,其中“智慧公交”项目获得国企改革擂台赛第二名,并且该项目于2021年3月获批国家标准委第七批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标准化试点,将于今年底进行试点验收,预示着全国公交行业涉及“智慧公交”建设的第一个国家标准将在聊城形成,向全国推广。

继往开来满目新,砥砺奋进正当时。城市在发展,公交在进步,聊城公交集团将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事争一流、唯旗是夺”,聚焦公交主业,深化改革成效,提升市民出行幸福指数,为建设“六个新聊城”作出新的贡献。

撰稿:尹腾淑  图片:李若图

2022-11-04 ——聊城公交集团推进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纪实 1 1 聊城日报 content_21070.html 1 继往开来 砥砺前行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