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制造 驭势前行

——我市制造业“追新逐绿”赋能高质量发展

■ 本报记者 岳耀军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到,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实施全面节约战略,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倡导绿色消费,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绿色,是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我市纵深推进新旧动能转换,提升传统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迈进,让“聊城制造”这抹绿色,更加生机盎然。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紧紧围绕资源综合利用,走出了一条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之路。”11月4日,山东金蔡伦集团总经理陈萧介绍,该集团投资6亿元启动金蔡伦纸业纸机节能升级改造项目,一期项目3600纸机生产线已经投产,它比传统生产线提高生产效率30%,降低能耗20%。

绿色制造示范单位是我市构建绿色制造体系的重要支撑,创建绿色制造示范单位对工业园区和企业实现绿色发展有重要的提升作用。

为做好绿色制造体系建设的基础工作,我市从规划引领、梯度培育、政策保障等3个方面,推动我市绿色制造体系不断完善,先后出台了《聊城市“十四五”工业绿色发展规划》《聊城市加快绿色制造体系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聊城市工业绿色诊断补贴资金管理(细则)》。其中,《聊城市工业绿色诊断补贴资金管理(细则)》旨在鼓励工业园区和企业开展绿色诊断,查找自身在绿色制造体系建设过程中存在的差距,推动园区和企业补齐短板,创建绿色制造示范单位,提升制造业绿色化水平。

“我们在绿色制造示范单位的创建工作上,采取梯度培育的方式,分为国家级、省级和市级单位的创建,主要创建内容为绿色工业园区、绿色工厂、绿色设计产品和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副局长冉令铎说。

政策扶持也同样“给力”:对新评为国家级、省级绿色工业园区的,分别给予园区管理(运营)机构最高50万元、30万元一次性奖励;对新评为国家级、省级绿色工厂的企业,分别给予最高30万元、20万元一次性奖励;对新评为国家绿色供应链管理和国家工业产品绿色设计示范的企业,分别给予最高20万元、10万元一次性奖励;对新获国家绿色设计产品的企业,每种产品给予最高5万元一次性奖励;对新获国家级、省级能效领跑者、水效领跑者同等级节能降耗相关荣誉称号的企业,分别给予最高30万元、20万元一次性奖励。

加快全产业绿色转型,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我市着力构建工业绿色低碳转型与工业赋能绿色发展相互促进、深度融合的现代化产业格局,推出“链长制”“服务专员”“干部助企远航”“金融管家”“企业家监督员”等一系列举措,积极鼓励、引导企业进行技术升级改造,围绕高新技术产业,精准招引新项目,促进能耗效益提升,推动产业实现绿色低碳转型。

目前,我市共有国家级绿色工厂9家、绿色设计产品8种、绿色工业园区1家、工业产品绿色设计示范企业3家,省级绿色工厂12家,市级绿色工厂41家。

绿色正在融入城市血脉,成为城市发展的主色。乘着党的二十大的强劲东风,我市将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更加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培育一批有重要影响力的产业集群,奋力蹚出一条具有聊城特色的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路子。

2022-11-07 ——我市制造业“追新逐绿”赋能高质量发展 1 1 聊城日报 content_21097.html 1 绿色制造 驭势前行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