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村里有了专职监管员
■ 本报记者 叶晨雯
本报通讯员 商贺
“‘合格证’是我们的金招牌,让客户对我们合作社种植的蔬菜更加青睐。”1月11日,阳谷县西湖镇赵伯升村大棚种植户郭佃增自信地展示蔬菜包装盒上的二维码。在精美的蔬菜包装盒上,食用农产品合格证格外醒目,扫描二维码即可对农产品进行安全溯源。
“监管员每天都会对合作社生产的农产品抽样检测,通过质量安全检测则会被贴上合格证。”郭佃增说。为蔬菜种植户打印合格证是村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日常工作之一。
2017年以前,西湖镇每村均设置了1名农产品质量安全村级监管员。阳谷县西湖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站长张洪雷回忆说,当时村级监管员大都由村干部兼任,存在积极性不高、能力不足等问题。另外,村级监管员大多数年龄偏大,对电脑不熟悉,难以完成监管巡查、抽样检测、信息录入及上传等工作。
为解决这一问题,阳谷县公开招聘村级监管员,农民技术员、科技带头人、蔬菜种植合作社管理人员优先录用。该县将全县的监管员人数从877名精减到112名;由原来每月100元工资,调整为每月基本工资600元加年终绩效奖金。村级监管员除了照顾家里的农活之外,既不能外出打工,也不能在村委会兼职,需要专心从事农产品质量监管。每名监管员重点监管辖区5到10家规模较大的生产主体,监管整个生产过程,指导生产者严格落实农药安全生产间隔期制度,通过奖励和淘汰相结合的绩效考核办法,充分激发村级监管员的工作积极性。
对监管员进行监管考核,是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举措。阳谷县农业农村局年终对村级监管员进行绩效考核,考核分为乡镇考核和县级考核两部分:乡镇主要对村级监管员日常考勤、工作态度和工作量进行量化打分;县里的考核分为上机检测和笔试答题两部分。县乡考核总成绩分为“优秀”“良好”“称职”“不称职”四个等级。根据考核办法规定,对考核结果为优秀、良好和称职的监管员进行不同层次的资金奖励,对考核结果为不称职的监管员坚决辞退。
“监管站目前有7名村级监管员,主要职责包括日常监管巡查、推广承诺达标合格证、农产品检测和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张洪雷说,除了做好日常对农产品的监管,村级监管员还有回收农药包装废弃物的任务。监管员们走街串巷,广泛宣传,把回收的农药包装废弃物装进黑色塑料袋,之后装入农药包装废弃物专用回收桶,最终运送到农业包装废弃物转运中心,通过打包机压缩、光氧除臭设备等流水线处理后,进行焚烧发电及废物再利用,让有害的药瓶变废为宝,实现农产品安全监管模式再升级、触角再延伸、监管更精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