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o

感恩遇见 一路同行

■ 侯昌明

2007年8月,我考入东阿县委宣传部,分到新闻科,写新闻稿成为我的主要工作。从此,我与《聊城日报》结下不解之缘。

我大学里学的是历史专业,没有接触过新闻。为了将新闻稿写好,自知才疏学浅的我每天都如饥似渴地学习《聊城日报》。每看到一篇稿件,我都要从头到尾仔细研究,学习标题拟制方法,如何把稿件写得更生动……

不懈的努力取得了丰硕成果。从2007年底起,我开始在《聊城日报》陆续发表稿件。从五六百字的消息到两千多字的通讯,从现场新闻到人物特写,从有前辈指导写作到独立完成重磅稿件。看到自己的名字在报纸上变成铅字,心情也从最初的兴奋变得习以为常。

回首从事新闻工作的十几年,我在《聊城日报》发表的稿件有数百篇,提供的线索、材料不计其数。

犹记得,2018年底,腰椎间盘突出症复发,在家中养病的我忍着剧痛,以坐着写稿5分钟、躺着休息10分钟的方式完成了《聊城日报》头版头条《东阿:用好“双招双引”金钥匙》的写作。

犹记得,2020年我采写的《请假两小时举行“特殊”婚礼》经过聊城日报社领导大力推荐,获得山东省市地报新闻奖一等奖、山东新闻奖报纸作品二等奖。

十几年来,我见证了聊城日报社的改革发展,结识了许多亦师亦友的编辑、记者,与他们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十几年来,聊城日报社的每一步都走得坚定而扎实,从传统的纸媒逐渐向全媒体转型,影响力日益扩大,传播渠道日益多元。过去,记者采访时只是写文字稿,如今,照相机、录像机、录音笔、无人机应有尽有,采访内容也在报纸、网络、视频号、客户端进行全方位、立体化报道。聊城日报社的每一点进步,无不凝聚着全体人员的心血和汗水。

不知不觉间,十几年来,我把自己当成了聊城日报社的一分子,我的心与聊城日报社紧紧贴在一起。在新的前进道路上,希望聊城日报社跟随时代的号角,步履铿锵、勇毅前行,创造出新的更大辉煌,更好地传播聊城声音、讲好聊城故事。

2022-11-11 1 1 聊城日报 content_21337.html 1 感恩遇见 一路同行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