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党报,帮孩子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 侯莎莎
9月初,新学期伊始,北大培文幼儿园为大一班的孩子布置了一项任务——新闻播报。每个孩子每周播报一次,可以只播报一条新闻,可以短到一句话。当然,这需要家长和孩子共同完成新闻的选择与简化工作。
有人或许会问,孩子也需要看新闻吗?笔者认为,需要。
与图书相比,新闻内容具有时效性和真实性,与时代的脉搏贴得更近,孩子们可以获取最新的社会动态。新时代的教育,不能让学生只盯着课本学习学科知识,而是要让知识活起来。孩子可以关注他们所感兴趣的话题,比如,新能源汽车、航空航天等。
那么,关于家乡发展的新闻,从哪里获知?地方党报不失为一种很好的选择。
通过阅读党报,孩子们可以了解到,国家在经济、政治、文化、生态、民生、教育等领域所取得的辉煌成就,激发他们对祖国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要给孩子讲好“人生第一课”,帮助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人生第一课”包罗万千,涵盖很多方面,家长要给孩子传人生之道、授生活之业、解成长之惑,但最重要的是品德教育。
一份摆在桌上的《聊城日报》,里面记录着一个个可亲可感的榜样人物的故事,他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牺牲小我,成就大我;他们怀抱梦想,敢想敢为,干出一番自己的事业。这些故事以榜样力量感召孩子,在孩子的心灵中植入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以人文历史相关新闻举例。在《聊城日报》文化版面,蕴含着讲究礼乐教化、重视耕读传家等内涵丰富的内容。无论是诸子百家、经史子集中的教化之说,还是民间百工造物、岁时礼俗中的育人之道,都具有诉诸感性审美、注重心灵陶养、追求人格修为等美育特点。于阅读中了解家乡的历史文化,体味崇文尚德的价值观念,对孩子价值观、人生观的形成有润物无声的影响。
新闻,是历史的延续,也是未来的历史。新闻,就像一扇窗,通向无比广阔的空间,引出涵盖历史的、现实的、未来的海量信息。通过新闻,孩子们可以发现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提出有趣的问题,并予以探究,思考自己的求学之路,埋下一粒求知的种子。
在这个媒介丰富的网络时代,当孩子们放下手中的手机和平板电脑,阅读一份报纸,不失为一个美好又充满希望的学习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