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推进新时代“枫桥经验”本地化
高唐县构建纠纷“大调解”格局
本报讯 (记者 王军豪 通讯员 杨洋) “没有复议机关和调解员的努力,我丈夫的工伤认定问题不会顺利解决。”虽然事情过去了几个月,但11月20日,高唐县的行政复议申请人韩甲(化名)依然对行政复议机关和人民调解员充满感激。
今年3月,韩甲丈夫上班时身体感到不适,但仍坚持在岗,回家后发病。因不满相关部门作出的“不予工伤认定”结果,韩甲申请行政复议。高唐县司法局行政复议部门多次对接沟通,相关部门第一时间作出更正认定,保障了韩甲的合法权益。
疑难复杂案件有了专办调解机构,行业有了专业调解组织,涉法民意诉求还有专职人民调解员及时跟进……高唐县紧紧围绕中心任务和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加快整合法律服务资源,不断探索创新,构建了纠纷“大调解”格局。今年,高唐县排查各类纠纷隐患128件,调解矛盾纠纷786件,矛盾纠纷在镇街、村社得到有效化解。
联动调解是化解矛盾纠纷的有效途径。高唐县从搭建平台入手,建成“一站式矛盾纠纷调解中心”,辅以17个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委员会、5位资深专职人民调解员,以集约化、一站式服务方式组织调处重大疑难复杂纠纷以及跨镇街、跨行业的矛盾纠纷。城中心某老旧小区居民因均摊水电费用产生纠纷,后续分装水电表后又因工程费用续发纠纷。在调解中心的主持下,援、调、访三方有效联动,这起纠纷圆满解决,当事人也重归于好。
在固河镇“千年梨乡,有事来聊”品牌调解室,人民调解员的手机就是“调解热线”,不但辖区群众离不开调解,镇党委、政府也对调解室工作充满信任;专职人民调解员张洪礼所在的“有事来聊 有礼说理”品牌调解室,既有慕名来咨询的群众,又有请求调解帮助的相关部门工作人员……为充分化解基层矛盾隐患、全力维护社会稳定,高唐县司法局坚持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大力推进特色调解品牌建设,注重结合县、镇两级实际,实现了品牌调解室特色化、全覆盖。
以调解工作为核心和纽带,高唐县在基层社会治理的发展创新上做出大文章。该县探索“两所共建 双心融合”机制,落实派出所、司法所一体共建,派出所日常工作中发现、受理的民间纠纷、小型案件等,均交由司法所开展调解;司法所在矛盾纠纷排查及受案调查中发现的易发展为刑事案件的线索,也邀请派出所参与调解,实现“警调对接”。探索“援调对接1+1”工作机制,法律援助中心发现的适合调解介入的案件和人民调解委员会认为在法律援助服务范围内的案件,均交对方调处和受理。这种做法,不仅壮大了法律援助队伍、扩大了弱势群体维权受益面,还有力推动了“援调对接”“诉调对接”的进一步深化。此外,高唐县还依托镇街公共法律服务站设置了12个行政复议联系点,“复调对接”成功案件息诉率达100%。
郡县治,天下安。高唐县不断推进新时代“枫桥经验”本地化、“三调联动”常态化,通过社情民意有效反馈、矛盾纠纷有效排查调解、群众困难有效解决、提升法治宣传质效等手段途径,保民安、护民利、惠民生、暖民心,全力维护和谐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