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呵护患者的精神家园

——聊城市第四人民医院高质量发展纪实

编者按 日前,聊城市第四人民医院(以下简称聊城四院)迎来两个喜讯:在国家卫健委公布的2021年度绩效考核结果中,聊城四院荣跃国家公立医院绩效考核精神专科A级,位列全国精神专科医院第15名,顺利跻身全国三级公立精神专科医院第一方阵;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公布2022年度国家级服务业标准化试点项目名单,“山东聊城第四人民医院心理健康服务标准化试点项目”成功入选,为全国唯一入选的心理健康服务类项目。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聊城四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锚定“争创一流、走在前列”的坚定目标,不断促进医院持续高质量发展,实现了在鲁西率先崛起。近日,本报记者走进该院,寻找医院不断突破的成功密码,挖掘医患和谐相处的暖心故事。

■ 本报记者 曹天伟

本报通讯员 任喜荣

从十多年前的资不抵债、负债2000万元,到目前资产逾亿元;从8个病区、不足300张开放床位,到目前27个病区、1800多张病床位,年收治住院病人14000多人次;从单一精神疾病治疗,到目前心理、精神、内科、神经科、外科、中医科、健康管理、老年医养中心等多学科并存的三级甲等专科医院……一条上升曲线,贯穿聊城市第四人民医院的成长轨迹。

惟其磨砺,始得玉成。多年来,聊城四院秉承“替政府分忧,为社会奉献”的办院宗旨,坚持以德立院、人才强院、科技兴院,倾力打造精神、心理服务特色,加快建设“冀鲁豫三省交界疑难精神病诊疗中心”,为全市人民群众提供了高效、便捷、优质的医疗服务。

让每位患者“有健康、有尊严、有价值”

11月18日上午,聊城四院“农疗基地”迎来一批特殊客人——来自该院精神科病房的休养员们。在医护人员的陪同下,他们亲近自然,采摘劳动,度过了美好的一天。

所谓“农疗”,就是通过让患者接触自然、体验劳动的方式,锻炼他们沟通、协作、言语、思考的能力,重新激发起他们对生活的热情、对未来的信心。而这,也是该院非药物疗法中的一种。

上工守神,下工守形。对精神疾病患者来说,心灵的抚慰往往是更为有效的康复良药。聊城四院坚持“凡是有利于病人心身愉悦的都是康复”的理念,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康复理论及技能,开展八段锦、太极拳等养生保健操,独创诵读、农疗、生物反馈等十多种绿色疗法,引入禅修、内观、催眠、正念、沙盘游戏等多种前沿治疗模式,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非药物治疗体系,让患者乐享“有健康、有尊严、有价值”的人生,同时为他们早日回归社会打下基础。

“精神疾病患者往往在心灵上受到过创伤,更渴望得到关爱。我们要求医护人员把休养员当成朋友、亲人和家人,营造爱的氛围,让他们时时处处得到尊重、理解和关爱。”该院党委书记武建胤介绍,医院开创的行为艺术治疗模式,采用小组制,设置情景剧治疗组、音乐治疗组、内观治疗组、绘画治疗组等多个艺术行为工作组,根据患者的兴趣爱好、特长以及康复目标,分不同小组进行康复治疗,恢复患者的各种社会功能。

在润物无声中滋养医患心灵

“德乃做人之本,廉是从医之道”“德高为范、医高为师、学高为尊”……走进聊城四院,传统文化元素俯仰皆是,无声地滋养着医患心灵。

文化管理是最高层次的管理,优秀的医院文化是凝心聚力的无形之手。聊城四院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并结合时代要求、发展实践继承创新,践行“铸医德、提医术、正医风”的“德文化”,传承“家教、家风、家训”的“家文化”,提出“孝父母之身、孝父母之心、孝父母之志”的“孝文化”,引领全院上下从外在气质到内核肌理实现系统性重塑、整体性变革。

建设以“四德”教育为主题的医院文化长廊,设立“青年图书角”,定期举办“青年读书交流会”;将优秀道德文化融入员工习惯养成和日常教育,开设道德讲堂,讲述凡人道德故事;每天向患者免费提供本院种植的绿色瓜果,每月在病房为患者过集体生日,每年组织开展向贫困精神疾病患者捐款活动……该院将以儒家为代表的传统道德文化融入改革发展进程,用德善滋养员工心灵,为患者提供更有温度的服务。

员工道德素养的提升,转化为“一切为了病人”的实际行动。10月26日,患者王某的家属把两面锦旗送到聊城四院,感谢医护人员对王某的精心治疗。原来,10月17日凌晨,王某被救助站送到该院急诊科缓冲病房。由于当时患者身份不明,急诊科护士长刘敏及工作人员每天轮流为他买饭,安抚他的情绪。后来得知王某因精神障碍走失,且生活十分困难,医院为他制定了精准治疗方案,并落实了住院优惠政策,让王某能够安心治疗,病情很快就有了明显好转。

既要守正,也要创新。聊城四院将优秀传统文化和先进管理文化相融合,加强临床路径精细化管理,对路径内3549个项目重新梳理;对医疗技术实施分级分类管理,强化对临床检验等新技术项目的准入管理;开发中医药临床应用,加大中医药管理力度;每月对临床科室从基础管理、运行病历质量、疑难病例讨论、知情同意管理等20个质量模块进行检查。一系列规范化、标准化管理措施,让医护人员诊疗服务的每个环节都有规可依、有据可查,促进了医疗质量显著提升。

践行奉献社会的使命担当

11月19日上午9时许,聊城四院心理健康服务中心响起清脆的电话铃声。“您好,这里是聊城市第四人民医院心理援助热线,请问有什么需要帮助?”心理咨询师陈翠接起电话。“大夫,孩子最近在家里上网课,情绪很急躁,课上还经常走神,我该怎么办?”电话那头传来急切的询问。随后,陈翠耐心地向对方讲解了家长在孩子上网课时要注意的事项。

“疫情防控期间,类似的咨询几乎每天都能接到。”陈翠说,她曾在凌晨4时接到过一个女孩的电话,说自己“被家长逼上了绝路”。陈翠耐心听她倾诉,柔声细语地分析,直到听到电话中传来女孩妈妈的声音,她才松了一口气。2020年春节期间,咨询师还辗转救下了一名想要轻生的外地女孩。自2020年以来,聊城四院的5条全国心理援助热线已经为6500多位求助者提供了心理援助。

恒有初心者,时光不欺;情系人民者,人民笃信。多年来,聊城四院积极承担社会责任,承接了全市260多家企业、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查体及后续指导工作;与19家单位签约提供全方位心理服务,助力完善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定期举办心理健康知识大讲堂等免费讲座,定期选派资深医生深入社区、学校、乡村开展义诊;每年高考前夕,开展“做智慧家长”沙龙,在所有考点设立“心理减压站”,向考生、家长发放心理健康材料;加盟12355青少年服务台,成立聊城市小记者协会心理健康教育基地,开展“润心”行动,把心理健康知识送入校园。疫情发生后,带头参与火车站出入口体温监测和返聊人员核酸检测,并为广大学生、家长、教师、医务工作者、隔离人员等提供心理援助。自2009年成立聊城市心理医院以来,医院联合260多家政府、企事业单位,开展心理健康服务2600多场,受益群众超600万人次。

“绝不能让一位病人因为没钱而放弃治疗”,这是四院人对每一位入院患者的承诺。医院推出“先看病,后付费”惠民诊疗模式,成立爱心基金会,对确实拿不出医疗费的特困患者进行帮助;实施党员干部联系困难家庭制度,积极开展“慈心一日捐”、爱心惠民工程、心连心惠民救助等公益活动,加强对贫困精神疾病患者的救治救助。目前,已将13.5万名精准扶贫患者信息录入医院门诊和住院结算减免信息系统,对11000多名来院就诊的在册患者进行了救治救助。

2022-11-28 ——聊城市第四人民医院高质量发展纪实 1 1 聊城日报 content_22079.html 1 用心呵护患者的精神家园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