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场场“心脏保卫战”在这里打响
——聊城市人民医院莘县医院开展心血管介入治疗走笔
■ 侯莎莎
心肌梗死是心血管疾病中的急危重症,一旦发生,极有可能在很短时间内危及生命。
每一场急性心肌梗死急诊手术,都是一场分秒必争、与死神较量的生命接力。
142例,这是聊城市人民医院莘县医院(莘县人民医院)心内科团队(包括心内一科、心内二科和介入科)今年截至11月22日开展急性心肌梗死急诊手术的数据。其背后是该团队凭借精湛医术和团结协作精神的全力救治和精心护理。
开启绿色通道
搭建心梗救治“高速路”
医学界有个术语叫D-to-B,即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入医院的大门(Door),到急诊介入治疗术中球囊(Balloon)扩张的时间,它常用来衡量医疗机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急救能力。按行业指南,D-to-B应控制在90分钟以内。
“我们的救治时间远远少于90分钟。”医院介入科主任陈希迅信心满满地说,“围绕胸痛中心建设,医院心内科、介入科联合急诊科、影像科、检验科等多学科协同作战,快速进行诊断、危险评估与处理,使急性心肌梗死救治形成完整、快捷、高效的链式服务模式。”
39岁的曹先生家住莘县城区,11月23日因胸痛10分钟,到聊城市人民医院莘县医院急诊科就诊。心电图提示,曹先生患急性下壁心肌梗死。
患者病情危急!医院立即启动心肌梗死救治绿色通道,为患者口服药物。介入团队准备到位后,行冠脉造影检查。检查发现,曹先生右冠状动脉闭塞,需立即做PCI冠脉支架术。
手术台上疏通血管之后,患者胸痛症状消失。此时,时间过去40分钟,远低于D-to-B时间要求。
11月24日上午,心内二科主任冯泽勇在查房时,发现患者感觉良好,叮嘱其“仍处于急性心肌梗死的急性期,需要卧床休息,配合治疗”。
在一次次生命考验的关键时刻,医院心内科团队展现了心血管介入治疗的快速性、高效性和高超扎实的医疗救治能力。
专家传帮带
助力服务能力再提升
经过20年发展,如今,该院心内科已发展成为集无创、有创协同治疗于一体的心血管疾病诊治中心,是聊城市重点专科。
7月16日,聊城市继续教育项目心血管疾病诊疗进展研讨会暨胸痛中心建设推进会在该院举办。研讨会深入探讨了心血管疾病防治新知识、新技术,为提高聊城全域医疗机构临床诊疗水平搭建了学术交流平台。
站在新起点,回望心内科发展历程,科室在传承深厚底蕴、推动医教研管协同发展上留下了勤耕不辍、砥砺前行的坚实足迹。
其中,离不开国家级、省级、市级专家的传帮带。20年来,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北京安贞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北京朝阳医院,山东省立医院、齐鲁医院,聊城市人民医院等医院的专家纷至沓来,以坐诊、查房、教学、手术等形式开展指导工作。
值得一提的是,在聊城市人民医院专家团队全方位的帮扶下,该科室进一步开展了冠状动脉慢性闭塞性病变CTO、复杂冠脉病变、左主干分叉病变的介入治疗等。
其中,离不开优质人才梯队建设。20年来,心内科形成了勤恳踏实的学风,新经验、新理论一次次被运用到心血管疾病患者的救治过程中。目前,心内科人才梯队建设逐步完善,有主任医师1名,副主任医师5名,主治医师5名,医师9名。
“目前,聊城市人民医院接管莘县人民医院,在新一届领导班子的带领下,科室对急性心梗、急性心衰、恶性心律失常等疾病的治疗和抢救水平全面与三甲医院接轨,相信会给本地群众带来更优质的医疗服务!”心内一科主任王淑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