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元素闪耀卡塔尔世界杯
■ 新华社记者
2022卡塔尔世界杯24日结束小组赛第一轮较量。赛场内外,丰富的中国元素成为世界杯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国制造”的卢赛尔体育场见证了阿根廷队和巴西队的亮相,中国新能源客车成为公交出行主力,中国裁判亮相赛场,中国企业成为本届世界杯最大赞助商,世界杯周边商品七成“义乌造”,球迷观赛前会先去看大熊猫……
中国驻卡塔尔大使周剑表示,这些中国元素一方面是中国发展的象征,另一方面也表明,中国制造、中国建造越来越多地得到了世界人民的认可和喜爱。
决赛场地、水利工程“中国造”
与卡塔尔世界杯密切相关的大型基建项目——卢赛尔体育场、饮用水蓄水池都是“中国造”。
卢赛尔体育场是本届世界杯的决赛场地,10元的卡塔尔里亚尔纸币上印的正是这座球场。它可容纳92000名观众,由中国铁建国际集团承建,中方参建人员超千人。
中方总工程师李白说:“卢赛尔体育场是中国企业第一次以设计施工总承包的身份,参与建设国际足联最高标准的专业足球场;也是中国企业首次执行世界杯主体育场设计建造任务;更是目前中国企业在海外建造的规模最大、容纳人数最多的专业场馆。”
卡塔尔属热带沙漠气候,境内没有完整的河流和永久性湖泊,年均降水量仅100毫米左右,被称为“水比油贵的国家”。
为增强饮用水的储水供水能力,同时为本届世界杯提供清洁水源,卡塔尔实施供水工程建设,包括海水淡化、储存、输送等系统工程。
该工程共分五个标段,中国能建葛洲坝集团承建了工程的E标段,施工任务包括两座水池、一座加压泵站及旁通管线工程。其中,水池每座长305米、宽150米,面积相当于6.4个标准足球场,容量为50万立方米,是吉尼斯世界纪录认证的“世界单体最大的蓄水池”。
客车、赞助商——进入赛场的“中国元素”
中国新能源客车、中国裁判、中国赞助商……这些与本届世界杯赛场高度相关的中国元素令人眼前一亮。
2020年,中国宇通公司生产用车中标卡塔尔世界杯服务用车项目,加上后续订单,卡方从中国进口了1500台客车,其中包括888台纯电动客车。这些客车承担起运送球迷、国际足联官员和媒体记者的任务。
“这是国际大型体育赛事首次大批量引入中国新能源客车,也是纯电动客车首次作为主力服务世界杯赛事。可以说,中国的新能源技术得到了世界认可。”宇通客车卡塔尔服务团队负责人甘绍营说。
“噪音小、上档次”,乘坐过中国大巴的球迷这样评价。世界杯结束后,这些“中国制造”的纯电动客车将成为卡塔尔公交的重要组成部分。
此外,中国四家企业成为卡塔尔世界杯官方赞助商,万达集团、海信集团、蒙牛乳业、vivo的标识随处可见。数据分析和咨询公司环球数据(Global Data)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企业成为本届世界杯最大赞助商来源,为卡塔尔世界杯提供了共13.95亿美元的赞助。
小商品热卖 大熊猫胖了
多哈一家较大的世界杯官方特许商品零售店的货架旁,球迷、游客、当地民众正认真挑选,各类商品琳琅满目:衣服、帽子、足球、包、围巾、手环、水杯、徽章、挂摆件、吉祥物、文具……这些商品不少都是“中国制造”。
今年10月,在浙江义乌,“中国制造”的世界杯商品正源源不断发往卡塔尔。
除了特许商品,一些营造氛围的产品,如彩绘笔、球衣、手摇旗等,在今年都非常畅销。商家童桂娟说,卡塔尔世界杯已经给她带来了20%到40%的销量增幅。
到多哈刚满一个月的中国大熊猫“四海”和“京京”吸引了众多游客参观。
今年10月19日,两只熊猫乘专机抵达多哈,由专车送入熊猫馆。11月17日,它们正式亮相。
中国驻卡塔尔大使周剑说,两只大熊猫入住后,受到了卡方精心、周到的照顾,已经适应了当地生活,各自都长了三公斤多,饲养员正努力学四川话。(执笔记者:岳冉冉;参与记者:王浩明、刘扬涛、肖世尧、董意行、赵建通、肖亚卓、夏亮、乐文婉、吴植、韦骅、刘金辉)
据新华社多哈11月25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