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合作社里“年景”好
■ 刘桐 郭洪广
棚外寒气袭人,棚内温暖如春。1月12日,在高唐县固河镇李集村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的60座大棚里,棚内温度比棚外高出了七八摄氏度,处处生机勃勃,所种蔬菜长势喜人,村民正忙着采收西红柿、黄瓜。
“采收蔬菜的活儿不累,一天能挣四五十元钱,几个人有说有笑地在家门口就把钱挣了。”60多岁的脱贫户李凤廷乐呵呵地说。据了解,该合作社已带动40多名村民就业。
李集村村民在农业生产中一直缺乏合作意识、品牌意识,成为该村经济发展的短板。为补齐短板,发挥优势,李集村党支部书记李延国作为致富能手,带头成立了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将“单打独斗”的农民组织起来发展生产,实现土地增效、农民增收的共赢格局。
“我们成立合作社就是想发展高效农业,不仅要增加村集体收入,还要想办法让村民增收。”李延国说,合作社成立后,他第一时间与其他两位村“两委”成员种植蔬菜大棚,并发动农户加入到合作社。合作社采取“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定期邀请农业专家为村民开展技术指导、提供咨询服务,农户负责种植,合作社提供担保,让农户无后顾之忧。
合作社利用日光温室大棚种植反季节蔬菜,采取统一提供种子、统一购买农资、统一技术指导、统一田间管理、统一产品销售的模式,使蔬菜品质得到保障。同时,合作社通过电商平台、本地商超、蔬菜中介等拓宽销售渠道,产品远销天津、内蒙古及东北三省,年总收入超500万元,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持续向好。截至目前,合作社农户已增加到50多户,拥有蔬菜大棚60座,种植面积超过300亩。
“目前,固河镇已成立南闫蔬菜、崔农有机菜花、坷岳蔬菜等多家种植专业合作社,种植蔬菜面积1.3万亩,年销售收入近亿元。我们将继续以合作社、家庭农场为依托,以产业发展为抓手,培育壮大优势产业、精心发展特色农业,助力乡村振兴。”固河镇党委书记赵伟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