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人一步,让“生命之舟”再起航
——市肿瘤医院开展“早筛早诊早治”纪实
■ 夏旭光 王洪刚 孙圆圆
老百姓提起肿瘤,普遍畏惧厌恶,对癌变的恶性肿瘤更是“谈癌色变”。
在聊城,有一个与肿瘤长期打交道的单位——聊城市肿瘤医院。多年来,市肿瘤医院始终专注肿瘤诊治事业,积极打造肿瘤专业诊治特色品牌,依托技术、人才和设备等优势,完善集化疗、放疗、介入治疗、免疫治疗、靶向治疗、中医中药治疗等于一体的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技术,形成了从肿瘤筛查、预防、诊断、治疗到康复的肿瘤医疗服务模式,用精湛高超的医术为肿瘤患者带来生命的奇迹。
妙手扶桑梓,悬壶为济世。“市肿瘤医院将继续提升肿瘤诊疗质量,加强自身内涵建设,增强医院核心竞争力,不断提升肿瘤诊疗质量和诊疗规范化水平,使肿瘤患者能够早期筛查、及时就诊、规范诊疗,为聊城市及周边肿瘤患者提供更好的肿瘤诊疗服务。”聊城市肿瘤医院党委书记张益红话语铿锵。
早筛,改变生命轨迹
东昌府区张炉集镇的张秀云老人一直在家务农,身体硬朗,很少感觉身体不舒服。在市肿瘤医院进行的上消化道早癌筛查项目中,医生通过胃镜检查发现她胃体黏膜隆起病变,活检送病理化验为高级别上皮内瘤变。
市肿瘤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刘国庆对张秀云进行了胃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术后第三天,张秀云就可以进行流质饮食。“多亏了这次检查,发现了早期癌症并治疗,避免了胃癌的进一步恶化,我们全家都感到非常庆幸。”张秀云对上消化道肿瘤筛查项目的开展和医生们的精准诊疗技术表示由衷感谢。
近年来,恶性肿瘤已成为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最大杀手。根据国家癌症中心数据,我国恶性肿瘤死亡占居民全部死因的23.91%。10多年来,恶性肿瘤的发病和死亡均呈持续上升趋势,发病率和死亡率每年保持3.9%和2.5%的增幅。
“慢病防控不能慢,一定要抓早抓好。肿瘤防治,早筛先行。人们‘谈癌色变’,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大多数癌症患者就医时已是中晚期,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肿瘤早期体积小,未发生转移,较容易切除,因此,越早发现,并手术治疗,越有利于增加患者存活机会。”市肿瘤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吕翔隆说,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三分之一的癌症可以通过早期发现得到根治。以肺癌为例,临床数据表明,早期肺癌的五年平均生存率明显要比晚期高。
干天之木,非旬日所长。作为能够挽救肿瘤患者生命的重要方式,作为我市癌症中心、早癌筛查基地,市肿瘤医院高度重视早筛工作,始终将癌症早发现早预防作为工作重点,承担着国家上消化道肿瘤早诊早治项目,大力推进上消化道早癌筛查工作。医院还专门选派专家前往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等进修,大大提高癌症的早癌筛查诊断率、治愈率。
防癌体检是通过确切手段和适宜技术发现早期癌症或癌前疾病,核心是“早期”,发现早期癌症才能拯救生命。“检验科现在开展的肿瘤疾病检测项目主要有肿瘤标志物(化学发光法)、肿瘤异常蛋白和恶性肿瘤生长因子检测。其中,仅肿瘤标志物就能够检测CEA、NSE、SCCA等15项。如全球发病率增速最快、逐渐向中青年发展的恶性肿瘤之一淋巴瘤,其发病主要以病毒感染和免疫因素为主,和环境污染、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长期处在电磁辐射手机辐射之中、饮食作息不规律等造成的免疫力下降也有关系。早期发现是治疗淋巴瘤的关键。”市肿瘤医院检验科主任杨振斌介绍,市肿瘤医院成立了淋巴瘤MDT团队,结合来自临床、病理、影像、放疗各方面专家给出的建议及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市肿瘤医院社会工作部进一步加强了癌症筛查科普宣传,鼓励老百姓积极去做筛查,并发挥自身在权威专家、前沿设备、专业医学方向的优势,为老百姓提供定制化的“防癌体检”检查,提升服务区域内整体健康水平,市肿瘤医院也多次被评为国家级、省级“优秀项目承担单位”。
行动中践行初心使命,坚持中彰显为民本色,在大战大考中,更能彰显“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之坚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之诚。截至目前,市肿瘤医院已为我市200余个村庄40-69岁农民群众开展免费胃镜筛查,共完成筛查任务16389例,确诊早期及中晚期食管癌、胃癌患者303人。项目筛查诊断出的早癌患者绝大多数都得到及时规范有效的治疗,明显提高了我市农村地区消化道肿瘤患者的治疗效果。
早诊,前移治疗防线
患者张志平先生(化名)长期患有躁狂性精神类疾病,行胸部CT检查发现左肺上叶占位性病变,肺结核与肺恶性肿瘤待鉴别。因患者精神类疾病较为严重,沟通困难且有暴力倾向,随时有情绪失控的可能,市肿瘤医院肿瘤科、麻醉科及影像中心三科专家会诊,一起商讨治疗方案,制定个性化给药麻醉方案,并与患者家属充分沟通,最终决定在静脉全麻下行CT引导肺穿刺活检术,以明确病理诊断,为下一步的治疗提供病理依据。
给予患者静脉全身麻醉后,影像中心吴雯丽医师在CT引导下制定最佳穿刺路径,在患者呼吸末沉稳进针,手术操作顺利完成,成功取得完整组织标本两份,为患者的后续治疗提供了病理支持。
这是市肿瘤医院首例,也是聊城市首例精神病患者静脉全麻下CT引导肺穿刺活检术,本例手术的成功开展,开拓了穿刺活检的新局面,扩大了诊疗范围,标志着市肿瘤医院穿刺活检技术水平迈上了更高的台阶。目前,市肿瘤医院穿刺定位活检团队已成功完成百余例CT引导下肺穿刺活检术及CT引导下勾丝定位术,为肺内病灶的临床定性诊断、后续治疗方案的制定以及手术的定位带来极大帮助。
“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被公认为是癌症防治最有效的途径和提高癌症生存率的关键。据统计,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五年生存率为73%,而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五年生存率仅为13%;早期肝癌五年生存率超过60%,而晚期肝癌生存率只有10%。
为医者,须绝驰骛利名之心,专博施救援之志。为了把民生实事办好办实,近年来,市肿瘤医院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健康的新要求、新期待,建设癌症早诊工作机制,提高专业技术人员技术水平和业务能力,提升了肿瘤防控技术能力和专业水平,进一步夯实了慢性病随访管理、肿瘤筛查早诊早治的工作基础。
“病理检查是疾病诊断的金标准。我们承担各科手术标本及活检标本的病理检查工作,开展包括病理常规组织、冰冻快速病理组织、脱落细胞学、免疫组织化学、基因检测等检查项目及诊断,特别是在肿瘤的免疫组化检测技术及基因检测技术上有先进的经验,为患者的治疗和预后提供重要依据。”市肿瘤医院病理科主任张磊介绍,病理科配备了先进的德国Leica冰冻切片机、封片机及Olympus光学显微镜、流式细胞仪等先进仪器设备,并已建立病理远程会诊系统。
随着检验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及对肿瘤标志物应用研究的持续深入,肿瘤标志物检测在疾病全程管理中的临床价值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认可。2016年,市肿瘤医院建立免疫组化室,科室现有免疫组化抗体170余种,年检测数5000余次,免疫组化检测在确定恶性肿瘤的组织来源、对肿瘤进行进一步的病理分型、发现微小转移灶或切缘残留的癌细胞、判断病人的预后以及为临床用药提供治疗方案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辅助诊断作用。
市肿瘤医院设置了药物基因检测实验室,配备了微量移液器、离心机、多通道荧光定量分析仪等实验器材,通过药物基因多态性检测,可以明确患者的基因突变靶点、预先判断患者对药物的敏感性,最大限度地提升患者对药物选择的正确性,针对性地用药,以提高药物疗效、降低药物毒副反应风险,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
如今,市肿瘤医院正全力将肿瘤防治的战线前移,提升癌症预防控制水平,从而真正达到“提高肿瘤生存率,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提高人民健康水平”这一目标。
早治,把握生命机会
72岁的刘庆瑞,不久前出现咳嗽、咳痰,痰液粘稠不易咳出,而且经常出现胸闷气短的情况。曾于外院住院治疗,但效果欠佳。刘庆瑞多方打听,慕名来市肿瘤医院就诊,经过胸部CT检查发现右肺上叶出现两个高密度结节灶,考虑为周围型肺癌。入院后诊断:右肺占位、心功能不全、肺炎、糖尿病,KPS评分60分。
医院组织专家进行MDT会诊后,决定在CT引导下经皮肺占位穿刺活检同步微波消融术治疗。为确保手术顺利,医院微创治疗团队吕然、徐超、李永杰、冯庆亮主任制定穿刺路径及术中风险治疗预案,治疗小组对患者行CT引导下同轴套管技术右肺双肿瘤穿刺活检+微波消融术,将同轴穿刺针精准刺入右肺的大结节内,成功将肿瘤在原位消融灭活。手术历时50分钟,患者无任何痛苦,术后1小时就可以下床活动了。
1个月后,患者复查胸部强化CT,病灶无强化,经评估原发病灶达到完全消融。CT扫描显示,消融后1—3个月病灶增大,3个月后病灶保持稳定或逐渐缩小。
肿瘤问题是世界一大难题,它不仅是医学的,也是全社会、全人类的共性问题。随着科技的进步,肿瘤治疗迎来新的技术革新,一大批创伤小、副作用少的肿瘤精准治疗术应用于临床诊疗。
生命之重,重于千金;身着白衣,心有锦绣。“一定不能小瞧早诊早治的作用,有的癌症从细胞突变到发展成癌症,可能需要十到二十几年的时间,我们有足够的时间提早治疗。如果在癌前良性阶段早早介入治疗的话,比如在结直肠腺瘤阶段切除,则可基本治愈。”市肿瘤医院肿瘤一科主任陈宗祥说,以宫颈癌为例,从HPV病毒感染到发展成癌症,有7—10年的时间,只要能够做到早诊断,就一定能早治疗。
行医一时,鞠躬一生,不求闻达,但求利人。市肿瘤医院把肿瘤治疗科室进行了详细划分,各科室对各种恶性肿瘤的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精准放化疗等进行了深入研究,开展了容积旋转调强放疗、调强适形放射治疗、图像引导放射治疗等国际先进放射治疗技术,并配有国际先进医用直线加速器医科达Infinity、国内先进医用直线加速器联影uRT-Linac306、美国进口GE大孔径16排螺旋CT定位机,强化了对肿瘤早治的能力。
该院肿瘤科微创团队自2009年开始应用微波消融术治疗多种实体瘤,至今已有2000余例,并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在治疗种类和数量上均达到省内领先水平。目前又进一步创新开展了“CT引导同轴套管技术肺肿瘤同步活检+微波消融术”,建立活检和消融通道,可多点多次取材和消融,保证取得足够组织标本和完全消融,显著降低气胸发生率,降低出血发生率、提高活检取材准确性和消融的安全性。
介入超声治疗是一种肿瘤的微创治疗技术,是在医学影像设备的引导下应用特殊的器材进行诊断和治疗的一种技术,创伤小,恢复快,治疗效果好。市肿瘤医院介入超声室配置了专业设备,率先在我市进行了“介入超声”诊疗工作,成功开展了全身各脏器及部位的穿刺组织病理活检术,肝、肾、甲状腺、卵巢囊肿的穿刺硬化治疗,各浆膜腔穿刺置管引流,胆管穿刺置管引流等前沿技术,为患者提供精准、微创、安全、有效的诊疗,彻底摆脱了以往“只诊不疗”的局面。近20年来,市肿瘤医院凭借介入超声技术成功诊治各类患者2万余例,相关技术达到省内或鲁西地区领先水平。
承生命之托,树医德医术。显医者大爱,践医者初心。近年来,市肿瘤医院医护人员始终笃定前行,以精湛的医术、温暖的情怀,用生命和爱心筑起拦截死神的堤坝。
“立心于医疗,立德于百姓。市肿瘤医院将继续发挥团队科研优势,传承中华千年医药经典,借鉴使用世界最新研究成果,打造冀鲁豫诊治肿瘤先行院。”市肿瘤医院党委副书记刘宗廷说,市肿瘤医院将以饱满的热情、精湛的技术、贴心的照护为广大聊城人民奉献自己的力量,把为百姓健康谋福祉的承诺落到实处。
(本版图片均由张侃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