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蜜果串起共富路

■ 本报通讯员 朱红光

本报记者 夏旭光

“别看现在是农闲时节,我这里可闲不下来。这不,我正在准备场地、协调人员、安排消毒,主要任务是新品种葡萄剪枝育苗。”12月26日,在临清市新华路街道田野葡萄种植合作社,社长徐玉英正忙着拾掇场地。

如果不是疫情影响,她们在半个月前就该忙碌起来了;而现在,她们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开始了育苗。“玉英一号、玉英二号、玉英三号这三个品种,是我这些年来专门培育的。其中玉英一号最大特点就是早熟,咱平常的玫瑰香是八月份收获,而玉英一号是六月份收获,提前了50天;玉英二号的特点是浓香粒大,每粒达到12克;玉英三号的特点就是长,达到5厘米呢,而且香甜可口。”徐玉英介绍起她的新品种来就滔滔不绝,这三个新品种明后天就要开始剪枝育苗了,到时候大棚里会有20多名员工来干活。

“我这三个新品种苗木最不愁的就是销售。在中科院和咱们当地政府的指导下,我和新疆的十多个种植加工大户建立了合作关系,销售价格也比较稳定。比如说一般葡萄苗卖到5元一棵的时候,我的葡萄苗能卖到25元左右。今年我计划培育100万株。”徐玉英目前是山东省高级农艺师、省级科技特派员、临清市第十五届政协委员。从1994年开始,她就在临清市新华路街道东胡村种葡萄,2011年成立临清市田野葡萄种植专业合作社,担任理事长。经过近30年的努力和发展,合作社现已经发展成为一家年产值1000余万元,集生产、科研、服务、观光采摘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她也先后获得了山东省劳动模范、山东省巾帼增收带头人、聊城市“水城工匠”等荣誉称号,并于2020年成立了“临清市玉英委员工作室”。

徐玉英在高中毕业后,就立志搞葡萄种植。她先是到福建学习育苗、嫁接、品种改良。1994年,带着培育出的新品种,回到了村里,试着种了3亩葡萄。“我要种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领着农民赚。”徐玉英说,2015年之后,她从60多家农户中流转土地,建立了占地200多亩的葡萄种植专业基地。每年给农户的流转费是一亩地1500元,这些农户还可以来基地打工挣钱,每人每月收入3000元左右,其中的12名贫困户现在都已经脱贫了。

村里不管谁家在生产和生活中遇到难事,只要找到徐玉英,她都会尽全力提供帮助。在她的带动下,东胡村和邻村村民种植葡萄面积达到1000多亩,年收入有1000多万元。她的工作室为周边村镇2000多户种植户提供服务,产生经济效益达2000多万元。

合作社成了徐玉英的家,苗木成了她的孩子。美人指、金手指、四季玫瑰、蓝黄绿黑红宝石……合作社现有葡萄品种50多个。目前,合作社还为周边村镇开展了无偿的技术咨询、政策普及、市场共享等服务。

2022-12-29 1 1 聊城日报 content_23583.html 1 甜蜜果串起共富路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