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鹏一日同风起
——写在东阿至阳谷高速公路开工之际
■ 本报通讯员 李刚
本报记者 苑莘
2022年12月30日是传统节日腊八节,年味儿在街头巷尾的粥香里氤氲开来。东阿、阳谷、莘县150多万群众瞩目的东阿到阳谷高速公路开工了!
这一天的上午,项目沿线的各个施工现场一派忙碌景象。“我宣布,东阿至阳谷高速公路正式开工!”市委书记李长萍一声令下,东阳高速公路起点枢纽立交施工现场,十余台钻机、装载机、挖掘机轰鸣声四起……现场沸腾了,沿线群众沸腾了,人们奔走相告,又一条富民强市的交通大通道呼之欲出,正从蓝图渐渐变为现实!
刚刚闭幕的市两会擘画了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聊城的壮丽蓝图。在奋进新征程的嘹亮号角声里,上午10时许,市委书记李长萍,市委副书记、市长张百顺,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王彤宇,市政协主席曾晓黎等市领导,来到东阿至阳谷高速公路开工现场,见证这一横贯我市南部的高速公路建设项目的第一锹土,在聊城大地擂响2023年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新征程的铿锵鼓点。
给力
聊城投资最大的单体交通工程项目
因其直接惠及3县150多万人口,东阿至阳谷高速公路绝对称得上万众瞩目。“东阿至阳谷高速公路是聊城历史上投资最大的单体交通工程项目,是聊城在新一轮鲁西崛起中奋勇争先的希望之路,是改善广大人民群众生活的幸福之路。”这是市委副书记、市长张百顺在项目启动时给出的评价。
东阿至阳谷高速公路是山东省“十二纵八横十一射”高速公路布局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山东省西部区域又一东西向高速公路加密通道,对优化区域高速公路网布局、发挥路网整体效益、提高道路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对促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加强鲁豫两省及山东半岛城市群与中原经济区的联系、加快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都将发挥重要作用。
这是莘南高速向东的延续,项目路线总体呈东西走向,起自东阿县铜城街道的东阿南枢纽,与高东高速和青兰高速连接,自西经东阿县鱼山镇、刘集镇、姜楼镇、铜城街道;阳谷县阿城镇、阎楼镇、西湖镇、大布乡及侨润街道;莘县东鲁街道、莘州街道、十八里铺镇,共计11个乡镇(街道)103个村,止于宁堂枢纽,与德上高速连接。
路线全长58.552千米,其中特大桥1座,大桥3座,中桥8座,小桥2座;主线上跨分离立交24座;通道桥52座,涵式通道45道,涵洞41道;设置互通立交6处,预留刘集互通立交1处,服务区1处(阳谷)、养护工区1处、监控通信分中心1处。其中,主线采用设计速度120千米/小时的高速公路技术标准建设,双向四车道,路基及小桥涵宽27米,转体桥跨京九铁路桥宽30.5米,大中桥宽26.5米。鱼山互通立交连接线长5.198千米,阳谷北互通立交连接线长4.118千米,建设标准为一级公路,设计速度80千米/小时,路基宽度25.5米。
项目的开工是我市公路“项目建设年”取得的成果之一。市公路事业发展中心将2022年定为全市公路“项目建设年”,启动了涵盖15项共350多千米建设任务的“12345”工程。东阿至阳谷高速公路是“12345”工程中“2”的重要内容。所谓“2”是指2个开工项目,即德上高速临清连接线和东阿至阳谷高速公路。自2022年初开始,市交通运输局、市公路事业发展中心在市直相关部门的支持下,全力以赴推进项目建设前期工作,推动项目如期开工。
东阿至阳谷高速公路采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建设。市政府授权市公路事业发展中心作为实施机构,聊城联鑫高速公路有限公司为政府出资人代表,以中国铁建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为牵头人的联合体中标社会出资人,并组建了项目公司。
东阿至阳谷高速公路项目作为我市南部新建的又一条高速公路,对我市构建综合立体大交通体系将发挥重要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市相继建成德上、莘南、青兰、高东4条高速,全市新增高速公路300公里。已开工建设的东阿至阳谷高速、德上高速临清高速连接线工程,和正在加快推进的德州至高唐高速、济南至东阿高速、济南至临清高速,以及济聊高速、青银高速扩容等项目,正在加快实施的济聊高速聊城西互通立交改建工程、高东高速黑龙江路连接线建设工程,正在为秀美水城搭建起内畅外联、互联互通的快速交通圈。
启程
见证项目建设的天时地利人和
伴随着东阿至阳谷高速开工建设,如椽巨笔已在聊城的蓝图落下。现场可以感受到项目建设的天时地利人和。
聊城的发展正需要东阿至阳谷这样一条高速公路。近些年来,我市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积极抢抓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交通强国山东示范区、省会城市群经济圈等战略机遇,着力构建“两纵七横一环”高速网络,雄商高铁、济郑高铁、民用机场等一大批重点项目加快实施。东阿至阳谷等5条高速公路将于“十四五”全面建成,聊城作为内外循环的“支点城市”、对接中原的“桥头堡”地位将更加凸显。
该项目不仅对聊城有着重要意义,在全省的高速路网中也占有一席之地。省交通运输厅总工程师、二级巡视员赵方德对东阳高速开工建设表示祝贺。他说,东阿至阳谷高速公路是山东省西部区域又一东西向高速公路加密通道,对促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加强鲁豫两省及山东半岛城市群与中原经济区的联系、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当前,全省交通运输系统正在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紧紧围绕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山东示范区,全面实施‘畅行齐鲁’高速公路网推进行动,全力推动高速公路‘加密、扩容、提速、增智’,持续擦亮‘山东的路’品牌。省交通运输厅将一如既往支持聊城发展,一道谋划好聊城交通网规划,再掀高速公路建设新热潮。”赵方德说,聊城交通、公路部门仅用4个月时间,就完成了项目招商、设计文件批复、施工监理招标等准备工作,创造了高速公路项目前期工作的“聊城速度”。
建设方中国铁建作为行业内顶级央企,实力雄厚、管理先进,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运营方面有着丰富经验。此次我市与中国铁建合作建设东阳高速公路,再次塑造了政企合作、互利共赢、共促发展的典范。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山东总经理崔连友在开工现场表示,中国铁建极为重视在山东的市场投资,截至目前,在建项目有675项,合同额6032亿元。在聊城,中国铁建投资、建设、运营了德上、高东、临清连接线、东阿黄河大桥、中华路北延、北京至雄安新区至商丘高速铁路等项目。聊城稳经济、促发展的系列措施和优质的营商环境,吸引着中国铁建继续加深与聊城的合作。中国铁建将弘扬铁道兵精神,信守合同承诺,展示央企风采,彰显铁建担当,以高起点的良好开局,高标准的工程质量,高要求的安全管理,高效率的项目进度,安全优质地为齐鲁大地再创精品工程。
项目开工后,我市上下将进一步秉承敬商、爱商、亲商、富商的理念,切实从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出发,以最大诚意、尽最大努力支持工程建设。全市各级各有关部门将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强化统筹协调,着力解决项目推进中的困难和问题。项目开工后,中国铁建将继续发挥管理和专业优势,组织各参建单位加强施工管控,统筹抓好质量、安全、进度、廉政、环保等工作,努力把东阿至阳谷高速公路打造成为标志性、引领性工程。
“作为参建单位,我们将不负重托、全力以赴,把好工程质量的每个环节,努力实现高起点开局、高效率推进,打响开门红,快速、有序、优质、高效地完成建设任务,把东阳高速建设成经得起历史检验的优质工程、精品工程,向社会各界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承担项目建设任务的中铁二十三局一公司副总经理丁磊说。
见证
高速公路项目前期工作的“聊城速度”
2022年底前实现项目开工,实属不易。
东阿至阳谷高速公路是2022年度省政府、市政府工作报告要求的年内开工项目,并列入了2022年省重大项目库。工程不但跨穿京九铁路、雄商高铁、南水北调、引黄干渠,而且还跨越京杭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山东阳谷—茌平煤田安乐煤层气和阳谷勘查区等重点部位,涉及部门多、审批环节多。在正常情况下,要想在项目2022年8月8日批复可研后实现年内开工是难以想象的。但在聊城,却将不可能变成了可能。
事非经过不知难,成如容易却艰辛。市交通运输局、市公路事业发展中心在上级部门的指导帮助下,在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生态环境局、市水利局、市交警队、市行政审批局、市文化和旅游局、市司法局、南水北调工程聊城管理局等部门的关心和大力支持下,打破常规,稳中求快,形成了众志成城推进项目的良好局面。“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我们交通公路部门创新实施设计、审批、招商‘三线并行、早启同结’工作方法,念好‘早、并、盯、控、紧、实’六字诀,积极克服疫情不利影响,跑济南、上北京、去新泰,解决了一系列不可预见的困难问题,短短半年时间,同步推进完成了可研批复、初设批复、施工图批复、投资人招商、开工前各项审批手续办理等工作。”市公路事业发展中心主任张春杰介绍。
从2022年8月8日可研批复到8月31日初步设计批复,仅用了23天时间,并于12月8日取得省交通运输厅施工图设计批复文件;2022年9月15日完成财政部审核PPP入库,9月21日完成投资人资格预审,11月10日确定投资人,12月16日注册项目公司;并在项目公司成立当天办理完毕施工许可手续,创造了高速公路项目前期工作的“聊城速度”,保障了东阳高速年内开工建设。
能取得这样的成绩,“六字诀”发挥了重要作用。
——突出一个“早”字,牢牢把握主动权。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完成立项、设计、招商、审批等一系列任务,实现项目开工很有挑战性。市交通公路部门成立工作专班,确立“尽早安排设计、及早办理审批、赶早启动招商”的“三早”工作思想,赶早不赶晚,不等相关手续办结就展开了设计工作,边设计边审批,审批过程中随时根据情况调整设计思路和进度;不等招商条件全部具备,就安排招商准备工作,着手开展相关报告方案编制。
——突出一个“并”字,化繁为简各击破。在充分调研和反复论证的基础上,将前期工作任务梳理合并为“技术路线、审批路线、招商路线”三条主线。确定三条主线后,及早启动,并行推进,一同结束,倒排工期,压茬推进,做到“后边技术事项提前干、后续审批事项提前办、后置招商工作提前完”,实现“三线工作”同时结束的目标。
——突出一个“盯”字,不达目标不收兵。牢固树立系统思维,严把“事前、事中、事后”关键环节,事先“蹚路排雷”,扫清障碍提高效率,事中全程盯办形成合力,事后梳理总结健全机制。比如在可研批复中,本项目因跨越京杭大运河,需国家文物局对方案进行批复后,才能报省发改委审查可研。在办理过程中,市公路事业发展中心指派专人常驻北京,专门盯办国家文物局批复跨京杭大运河文物保护方案。经积极争取,2022年7月11日方案获得批复,比常规流程节约1个月的时间。
——突出一个“控”字,坦诚务实获支持。2022年初,资金缺口大成为项目招商的制约因素。工作专班邀请专家多次研究,积极与省水利厅、高东公司和新汶矿业集团对接沟通,多方调控投资规模。尤其是6月15日至16日,利用两天时间,市公路部门会同东阿、阳谷、莘县政府部门,携设计单位、双院制咨询单位和沿线交通公路部门对全线进行了一次全面的调度、勘察,专门就控制规模、降低投资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市政府主要领导的倾力支持、专班人员务实坦诚的工作态度,“五加二、白加黑”的付出,最终推动各项前期工作向理想目标推进。
——突出一个“紧”字,环环相扣衔接密。“三线并行、早启同结”是聊城东阳高速专班推动前期工作的制胜法宝。比如,在办理可研批复的同时,初步设计一直在紧锣密鼓地开展,2022年7月13日至15日即进行了初步设计厅审,一直优化修改完善。8月8日可研批复后,立即组织开展了初步设计的上报审批,同时专人盯办,仅仅历时21天,于8月31日取得批复。
——突出一个“实”字,步步为营机制强。东阳高速前期工作始终坚持目标导向,用实绩说话。以实打实的工作成效,检验前期工作绩效,用专班人员的辛苦指数,换取项目沿线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2022年11月22日中标公告发布确定了社会投资人后,12月14日即召开股东会,确定公司章程及股东会决议,并于12月16日完成项目公司注册,当天完成了施工许可办理,前期工作圆满收官。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东阳高速、德上高速临清连接线已经陆续正式开工,济南至东阿、济南至临清、德州至高唐3条高速公路已被列入2023年开工项目。聊城又将掀起新一轮的高速公路建设高潮,再次成为全省高速公路建设的主战场,为交通强国山东示范区建设贡献聊城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