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妈的“新年外交”
■ 尚庆海
老妈喜欢开荒,农闲的时候在河道地头开荒种红薯、蔓菁、豇豆、绿豆,每到腊八前夕,一些亲戚邻居煮腊八粥,凑不够八样食材的时候,就会找老妈讨要一把豇豆或者几个红薯。如果老妈外出,就把盛这些粮食的袋子放在院子里,让讨要者自行拿取。
过新年,腊月二十四大扫除。家里没有长杆子,扫房子的时候,脚下要放一张桌子,桌子上再叠一把椅子,人站在上面操作,跟演杂技一样,非常危险。一次老妈去走亲戚,看到亲戚家有竹竿,就讨了一根,腊月二十就绑上笤帚扫房子,扫完房子,笤帚也没有解,就那样竖在当院,从门前经过的邻居一眼就可以看见,随即就找老妈借去扫房子。老妈的扫房子“工具”被借出去后,在村子里流转,直到腊月二十五才完璧归赵。老妈解下扫帚,把那根竹竿擦抹干净,拿进屋里,架在两根大梁上,妥善保管起来,准备明年使用。
二十八蒸年馍,村子里的各家各户像是约定好似的,都赶在二十八蒸年馍。前两天家里没有馍了,也懒得再去做,准备等二十八那天放开膀子一次蒸个够。有小孩子吵着要吃馍,大人吼他,两天没有馍吃能咋地?等到二十八让你吃个够!老妈总是在腊月二十六就把年馍蒸好了。老妈蒸的菜包、豆包、大馍,又大又暄,蒸完最后一锅,老妈拿笼布包上几个给送我们竹竿的亲戚送去,让他们尝尝菜包香不香,豆包甜不甜。回来后,还要给邻居们送几个,也让他们尝尝。那两天,邻居家的小孩子往我们家跑得欢,老妈把豆包菜包早早地温在炉火上,见孩子来了就分一个。
善良的老妈从没有和街坊邻居拌过嘴,总是把“吃亏是福”挂在嘴上,来教导我们。老妈平常做的种种方便大家的小事为我家赢得了良好的口碑。我们家弟兄多,家庭困难,但我们弟兄四个在讨媳妇上没有费一点劲儿,这全得益于老妈的好名声。
后来我打趣把老妈的以上行为定性为“新年外交”,老妈听不懂这个名词,笑着说:“啥‘新年外交’?家家都好才真好!”
我们弟兄几个得到了老妈的“真传”,把老妈的“新年外交”在各自的生活圈和工作圈继续发扬光大,看似经常吃亏,但白天过得充实愉快,晚上睡觉踏实安稳,这是用多少金钱都买不来的福气。